首页>专题>2015全国两会>本网特稿 本网特稿

拍摄与审查的博弈

——文艺创作期待宽容的空间

2015年03月12日 14:50 | 作者:赵莹莹 | 来源: 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2日讯(记者 赵莹莹)全国政协委员赵宝刚如今已年近花甲。从开始做电视剧导演一直到今天,将近30年,让他感到有些悲哀的是,从《编辑部的故事》《过把瘾》《永不瞑目》,到《奋斗》《老无所依》,在文化审查上遇到的问题几乎没有改变。

 

  “这么多年下来,标准尺度在无形当中产生了一种根深蒂固的理念,虽然大环境变了,投资份额变了,但这一点很难改变。”据赵宝刚讲,拍《老无所依》时,审查提出,虽然立意不错,但很多情节不适合。他自认为干了这么多年,在方向把握上应该问题不大,就争取了一个交流的机会,想知道被拿掉的情节是什么原因,今后工作中也好避免再出问题。”

 

  然而,交流的结果并不尽如人意。得到的回答是:“意见给你了,这就是我们对这部戏的态度。找你来是想说一下,这就是我们的意见。”赵宝刚说,他当时只得表态回去修改,可依然想不明白的是,要求拿掉的情节不仅没有危害,反倒是有意义的,为什么要拿掉?

 

  “从生活中提炼出的一些东西、认为是有价值的,却总要碰到审查的问题。这么多年坚持走下来,一直在拍,这个过程就是改变自己。”赵宝刚坦言,在改变自己的过程中,最初一些想法到最后总会变得中规中矩,“现在自己觉得有问题的地方,我就预先拍三到四个方案。审查制度需要严谨,但不能一成不变,这使得创作者首先就不敢想,也越来越没有创作的激情。”

 

  对于电影审查制度的问题,冯骥才委员提了一个问题:文艺和政治的关系到底应该怎么摆?“邓小平同志在第四次文代会上讲:作家写什么,怎么写,是作家自己的事,不要横加干涉。我觉得,这句话符合文艺的根本规律。”

 

  “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尤其是一些优秀作品,越有对时代的启发和开拓性意义,就越容易引起争论,甚至越有挑战性和颠覆性。”冯骥才认为,文艺是个体的创作,一定要表现个人对文艺的认识、看法,通过创造性和极端个性的风格表达出来。要繁荣艺术,一定要给艺术空间。

 

  他表示,去年习近平总书记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很重要,它是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刻,在一个全新的时代环境下提出来的。民族要伟大复兴,文艺应该承担什么?占有什么位置?它的重要性?它的责任?这些都需要回答的。与此同时,经济高速发展,传播手段日新月异,文艺界也需要听到国家的声音。

 

  “峰顶的部分怎么培育?大众的文化如何管理?文化部门应该拿出一个整体的文化发展战略,而对于电影怎么审查,这也是要重新考虑的。”冯骥才强调,应该尊重文艺的规律,放手让艺术家创作,尽量表达他们对生活的个人理解和认识。艺术家对生活的看法、理解所带来的争论应该是评论界的争论,而不是政府和艺术家的问题。由此可能引发的冲突能够活跃整个社会思想,激发各式各样的探索和创作。这既是思想探索,也是审美探索,这样才能有一个巨大的、充满活力的、有利于创作和繁荣的空间。否则的话,艺术家都是战战兢兢、怕东怕西,甚至于把领导标准放大装进脑子里。这样的文艺,怎么可能发展?!

 

  “我们的政府部门,真的应该认真研究一下习总书记的讲话,根据时代发展,将从前那些僵化的、已经麻木不仁的东西重新思辨一下,真正拿出一个新办法,而不是简单应付了事。”冯骥才说。

 

编辑:薛鑫

关键词:全国政协委员 赵宝刚 冯骥才委员 全国两会 政协 电影审查制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