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专题 专题

为了我们共同的地球家园

全国政协委员献策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中国行动

2015年11月30日 10:27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委员建言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商业大学图书馆馆长苑春鸣:在“十三五”规划中从顶层约束“碳排放配额”

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承诺“中国计划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且将努力早日达峰”。

上述情况表明:在“新常态”发展阶段,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制定中,需要进行与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变革,我们必须在碳排放总量控制方面形成实打实的宏观政策约束和微观运行机制。为此,提出建议:在“十三五”规划制定中,把“碳排放配额”指标作为前置约束条件,以此作为实质性推进2030年碳峰值承诺的宏观切入点。

一、 根据“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的承诺,倒推估算出“十三五”规划期间及各年度允许的“碳排放配额”。以此作为“十三五”规划各项发展指标制定的前提。

二、 以碳排放配额总量为主要指标,同时综合考虑能耗降低指标、污染物排放总量红线、国土资源利用红线、重要生态功能保护区红线、城乡居民宜居环境质量红线等,形成全国的“生态红线”体系,以此作为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前置性约束,进而对经济规模、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土地使用规模等制定中长期规划,强化中长期规划必须长期坚持执行的严肃性。短期内经济发展目标与碳排放配额难以完全匹配的,也应提出相应的改善时间表。

三、 根据倒推估算出的“十三五”规划期间及各年度允许的“碳排放配额”,分配各省市自治区及各部门的“碳排放配额”。明确要求,各省市自治区、各部门在制定“十三五”发展规划和年度规划中,对所涉及的经济指标、经济政策必须进行生态环境影响的事前评估,主动将增长率等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调整到碳排放配额以及生态红线许可的范围内,并在此约束下确立产业结构调整及空间布局等规划。


全国政协委员、江苏擎天信息科技集团董事长辛颖梅:建立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目标倒逼机制

2014年11月12日,中国政府在《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首次正式提出2030年左右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有望达到峰值,203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提升到20%左右。从数值上看对中国来说仍是巨大挑战。为此,建议尽快建立碳排放倒逼机制。

建立持续常态化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机制。建议各地方政府建立温室气体相关数据的统计制度,并利用信息化等手段逐步形成持续稳定的温室气体清单编制工作机制。

确定温室气体总量控制目标。建议各省区在摸清碳家底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特点,确定各自的温室气体总量控制目标。

优化温室气体排放的存量。建议各省份、各城市在摸清碳家底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行业先进值,确定各行业的温室气体控制目标,并利用节能技改、淘汰落后产能等手段,逐步优化各省份、各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存量,以为城市主导产业的发展留有增长空间。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量。建议各省份、各城市提高企业、项目的准入门槛,结合行业先进值,对新增的、改扩建项目及新增企业进行碳排放评估,从源头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

建立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的考核体系。结合各省份、各城市的温室气体碳排放清单,可确立能源消耗、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的考核体系,利于碳峰值目标实现进度的时间掌控,有利于碳峰值目标实现工作的落地。

充分利用市场手段调控温室气体的排放。各省份、各城市结合目前碳交易试点城市的交易市场及正在建立的国家碳交易市场,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加强企事业单位温室气体排放报告制度的落实,开发CCER、碳汇项目,并结合其他碳金融手段,调控区域的温室气体排放。


编辑:薛鑫

关键词:全国政协 全国政协委员 全球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巴黎会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