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

我们为什么要应对气候变化?

2015年12月03日 09:30 | 作者:王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对于中国而言,应对气候变化不仅是应对国际需求的权宜之计,也是中国实践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巴黎气候大会召开之时,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再次强调了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意义。“气候变化已经并且将持续对人类乃至整个地球带来深远影响。如果不采取进一步行动,将引发灾难性后果。”


云南省寻甸县功山镇朵马嘎村村民在即将枯竭的蓄水塘取水

云南省寻甸县功山镇朵马嘎村村民在即将枯竭的蓄水塘取水


作为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第一工作组联合主席,秦大河介绍了IPCC的最新研究成果。IPCC评估报告是全球数千名工作在科研一线科学家的集体智慧结晶,被称为国际气候变化科学的最权威依据。


秦大河

秦大河


研究表明,1880-2012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升高了0.85℃。1951-2012年,全球平均地表温度的升温速率几乎是1880年以来升温速率的两倍。在过去的20余年中,几乎全球范围内的山地冰川继续退缩。“全球变暖毋庸置疑,而近百年来人类活动对气候变暖发挥着主导作用。”


这些变化对人类乃至整个地球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据秦大河介绍,气候变化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海洋酸化、冰冻圈退缩、水循环紊乱、极端事件频发、生物多样性受损、食物安全受到威胁、人体健康受到损害、灾害加剧等问题;并随着这些问题的加剧,还会加速国家间地缘政治的博弈,改变世界的战略格局。


例如,很多地区的降水变化和冰雪消融正在改变水文系统,并影响到水资源量和水质。对全世界200条大河的径流量观测揭示出,有1/3的河流径流量发生趋势性的变化,并且以径流量减少为主。


同时,对于大多数经济部门而言,温度升2℃左右可能导致全球年经济损失占其收入的0.2%-2.0%。


“事实上,如果不采取进一步行动,全球地表面平均温度将比工业化时代前高出3.7℃-4.8℃,这将引发灾难性后果。”秦大河忧虑地指出,“升温1℃,世界上就有7%的人口面临缺水超过20%的风险;上升2℃,森林等生态系统将极易引起突发和不可逆转的变化风险;如果温升超过4℃,会发生大面积珊瑚礁死亡和严重粮食短缺等。


对于中国的百姓而言,气候变化带来的切肤之痛并不遥远。


据统计,1951年以来,中国的高温、低温、强降水、干旱、台风、大雾、沙尘暴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频率和强度均存在变化趋势。全国气象干旱面积增加;登陆台风频数下降,带来的降水量明显减少;大部分地区冰川面积缩小了10%以上;气象灾害灾情逐渐加重,损失逐渐增大……


此外,我国的大气污染已经到了十分严重的程度,全国范围特别是华北、黄淮等地持续的雾霾天气已经成为公众抱怨和关注的焦点。


“温室气体减排可带来许多重大的协同效应,这也意味着气候变化减缓行动更加重要。”秦大河指出,“低排放路径不仅能减少能源价格波动和供应中断对各国的伤害,同时,还有利于控制大气污染,有利于人类健康,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


“在现在的状况下,未来10年的行动极为关键。”他解释说,“减排行动越晚,实现温升不超过2℃的目标就越困难。拖延减排的时间越长,实现温升不超过2℃的目标就越复杂,成本也越高。人们会越依赖碳捕获与封存的生物能源技术,而这些技术存在潜在风险;同时在融资和规模化测试方面也面临诸多问题,都可能导致排放浓度超标。”


因此,他指出,立即采取行动是最正确的路径。除在国家和地区层面开展减排行动外,国际合作必不可少,这也是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


“目前,没有一个固定模式能告诉大家如何达到必需的减排目标,但毋庸置疑的是,我们必须开展国际合作。由于要达到控制温升2℃的目标,时间紧、困难大,应按照各自能力原则,全球共同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秦大河 气候变化 可持续发展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