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高端访谈高端访谈

袁隆平:田间种稻人

2016年02月27日 10:10 | 作者:李鸣生 | 来源:中国艺术报
分享到: 

稻,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字出现, 《诗经》亦有“黍稷稻粱,农夫之庆”云云,宋代民间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说法赞扬五谷之首。


稻,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恩赐,栽种和食用历史悠久,并开启了灿烂的稻作文明。


稻,最早为中华民族祖先发现并栽培,开始了在中国的广为栽种。之后逐渐向西传播到印度,中世纪被引入欧洲南部,由此开始了全球范围内的栽种,成为现在占全世界一半人口的主粮。


稻,和麦一起养育中华民族走过了数千年。“民以食为天” ,在人口数量急剧增长为13亿的今天,如何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稻和麦的种植和产量更成为天大的事。自2004年“国际稻米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3次聚焦“三农” ,今年2月初发布《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8份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从2014年至今,“农业现代化”连续三年被写入文件标题。


20070521175928611

袁隆平


当前,我国农业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迫切需要通过落实新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从根本上提升竞争力,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面对“农业现代化”这一核心关键词,面对我国“三农”发展呈现出的新矛盾、新挑战,每当我们苦于、困于、思考、寻找破题之策时,一个与农业、与农民息息相关的名字总会被我们想起——


袁隆平(漫画)  徐铁军

袁隆平(漫画) 徐铁军


【在袁隆平看来,一个人的头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干了什么。他说,其实我就是一个在田里种了一辈子稻子的农民!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便命中注定了他的立场是农民,性格是农民,情感也是农民。难怪他当年报考的专业是农业;难怪他只要端起饭碗,就会想到中国老百姓。 】


有一个叫曹宏球的湖南农民,用自己多年辛苦劳动所得的5万元人民币,请人雕刻了一尊与真人一样大小的白玉雕像,然后供奉在家,像当年朝拜毛主席老人家一样天天朝拜。


这个被雕刻成白玉雕像的真人,便是袁隆平!


有人说,湖南人不得了啊,近百年出了两个大人物,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袁隆平。


其实袁隆平不是湖南人。


袁隆平1930年生于北京,二十三岁去了湖南,一去便是五十四年,而且余下的这把老骨头肯定也就留在湖南了。所以,即使别人不把他当湖南人,他也会把自己当湖南人。


1982年,国际水稻所所长斯瓦米纳森先生送了袁隆平一个称号—— “杂交水稻之父” !


然而在袁隆平看来,一个人的头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干了什么。他说,其实我就是一个在田里种了一辈子稻子的农民!


的确,袁隆平留给人的印象就是农民。1997年,我在国家科技部第一次采访他时,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农民;十年后,即2007年4月,我在美国驻华大使馆第二次采访他时,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还是农民。只是这次不同于上次的是,他没有那么黑了,也没上次糙了。上次我一眼看上去,额头、脸面、脖子,还有胳膊、手掌,又黑又糙,简直就像荒芜的山坡,龟裂的土地,尽是岁月的风霜刻下的皱纹。“农民”这一朴实而光荣的印记,似乎已经深深溶进了他的血液与骨髓。


而如今的袁隆平,尽管早已名扬天下,成了名副其实的“杂交水稻之父” ,甚至有人还预测说,袁隆平很可能获得诺贝尔奖!但他的本质特征,始终还是一个农民。


或许正是因为这一点,便命中注定了他的立场是农民,性格是农民,情感也是农民。难怪他当年报考的专业是农业;难怪他只要端起饭碗,就会想到中国老百姓。


袁隆平(雕塑)  吴为山

袁隆平(雕塑) 吴为山


【1964年7月5日,经过连续十六天在农场稻田的苦苦寻找,袁隆平终于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株,随后他又发表了论文—— 《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


此文的发表,迈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步,甚至有人还比喻说,袁隆平吹响了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进军的号角! 】


袁隆平之所以一辈子考虑的都是吃饭问题,源于他自己对饥饿的沉痛体验。


1953年,袁隆平从重庆西南农学院毕业后来到湖南安江,在农校当了一名教书匠。湖南安江,地处深山,偏僻贫穷,尽管有农田千亩,可这儿的农民兄弟祖祖辈辈在田间辛勤劳作,依然摆脱不了饥饿——每年春荒时节,一天只能喝上一顿稀粥!尤其是上世纪60年代初,当大饥饿像瘟疫般降临中国时,袁隆平所在的学校被迫停课,学生们开始挖野菜,寻草根,他自己也饿得连看书的力气都没有了,每日只能靠几块水果糖维持生命。


一日,袁隆平看见校门口围了许多人,挤进去一看,地上躺着两具臭烘烘的尸体,一打听,原来是没粮吃,活活饿死的!袁隆平的心理受到很大刺激,生平第一次真正意识到粮食对人的生命是何等的重要!于是,如何解决中国的粮食问题,怎么解决中国老百姓的吃饭问题,成了他的一块心病,也成了他毕生追求的梦想。


此后,袁隆平开始了杂交水稻的探索与研究。


然而,梦想与实现之间,毕竟隔着一段路程。在这段路程中,有曲折、有艰险、有风雨、有雷鸣,必须有人去付出。而这种付出,不光包括辛劳、汗水,还有鲜血,甚至生命!


袁隆平住在农校一间小木屋里,举目无亲,孑然一身,每天都要去山脚下挑水,每周都要到山那边砍柴。而他每天只有二两米,每月只有三两油,伴随他的除了饥饿,便是孤独。但为了积累实践经验,在教学之余,他常常打着赤脚,和农民们一起浸种、插秧、踩田,常常一干就是一天。


当时,西方摩尔根的遗传学理论已悄悄进入中国,袁隆平在偷偷阅读大师的著作时,发现“资产阶级”的遗传学理论居然可以指导水稻增产。后来经过反复的理论研究和多次的田间试验,他还得出一个结论:只有杂交水稻才会增产!


遗憾的是,他的这一结论不仅国外一些遗传学者和水稻专家给予否认,而且国内不少育种专家也不认同。于是为了拿出科学根据,找到水稻雄性不育株,袁隆平利用假日,或顶着烈日,或冒着严寒,节衣缩食,不辞辛劳,用一双沾满了泥巴的双脚几乎走遍了整个南中国。


1964年7月5日,经过连续十六天在农场稻田的苦苦寻找,袁隆平终于发现了一株雄性不育株,随后他又发表了论文—— 《水稻的雄性不孕性》 。


此文的发表,迈开了中国杂交水稻研究的第一步,甚至有人还比喻说,袁隆平吹响了世界第二次“绿色革命”进军的号角!

编辑:邢贺扬

1 2 3

关键词:袁隆平 种稻 稻 农业 农民 粮食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