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村里娃县城上学:不仅追求教育 更为证明家里有钱

2016年02月29日 08:00 |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对村民而言,能把孩子送到县城就读,不仅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更是为了证明家里有钱。有村民坦言:“在路上遇见送孩子去城里上学的人,人家说话时腰板都直些。”

多数农民想要支撑起孩子进城读书的“宏伟工程”,不得不常年在外打工挣更多的钱。望子成龙的期待与亲情的取舍,成为摆在很多农村家庭面前的一道难题。

Z村50多岁的孙大娘,儿子儿媳常年在西安做水果生意,孙子打小就由老人拉扯大。去年,孙大娘的儿子托人给孩子在滑县县城找了一家全托班,周一到周五在县城全托,周末再接回乡下老家。他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二是孩子在县城上全托班可以为将来在县城读小学提前预订一张“门票”。

儿子自作主张的“一番好意”却让老人不乐意了,“孩子从小就见不着爸妈,这下身边连爷爷奶奶也没有了,咋不让人心疼!”但孙大娘的抗议最终还是没有改变儿子儿媳的决定。

“入城娃”的境遇并不如想象的那么美好

据粗略统计,涛涛所在的村子至少有40个孩子在县城上学。然而,“入城娃”的境遇并不如孩子想象的那么美好。

赵大娘的孙女从幼儿园起就在县城上学,由于家不在县城,只能住全托园,每两周回家一次。但是提起孙女,赵大娘难掩无奈。“全托班100多个孩子,生活老师加上辅导老师,一共才五六个人,根本照顾不过来。”小孙女的被子不经常晒,头上还长过虱子,衣服也洗得不干净。赵大娘说:“孩子想哭都不敢哭,因为她一哭其他孩子就跟着哭。”

13岁的晓晓刚升入初中,回忆起自己在城里的小学生涯,她印象最深的就是班上不断有乡下的学生转来,也不断有人转走。

三年级时,晓晓的班里转来了一名乡下女孩冰冰。由于冰冰性格内向,不爱说话,班里几个霸道的“孬妮儿”立刻瞄准了她,要把她发展成自己的“小兵”。

“她们把她拉过去,就是为了让她干活,给她们办事。”晓晓气愤地说。

晓晓多次碰到“孬妮儿”们让冰冰给她们买东西,不买就打。作业写不完时,她们也会让冰冰给她们写。

编辑:王沥慷

< 0 1 0 2 0 3 0 4 0 5 >

更多 时事新闻

更多 阅读推荐

更多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