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2016全国两会专题报道>评论 评论

“习氏语言”:用典故讲好中国故事

2016年03月10日 16:56 | 作者:陈玉娟 | 来源:理论网
分享到: 

[4DG~8UO14M{]647`FS)[2B

中国民谚有云,“言为心之声”。语言是思想的化身和外衣,是思想的图像和反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前后的系列重要论述如《摆脱贫困》《干在实处 走在前列》《之江新语》《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知之深爱之切》等著作文章,细细品读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访谈等,深刻体会到“习氏语言”的风格鲜明、内涵深刻,深切感受到语言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力量。尤其是习近平总书记善用诗文古语,用优秀传统文化元素提纲挈领,善用形象比喻,用打比方、讲故事阐述道理、化繁为简;常用俗文俚语,用大白话、大实话释疑解惑、生动传神。他的用“典”雅俗共赏,既有情怀,又接地气。

融汇古今,雅俗共赏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既绽放着民族的智慧,散发着历史的馨香,又充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闪烁着辩证唯物主义的光芒,其突出特点是辩证结合了“古”与“今”、“雅”与“俗”,以发展的观点、全面的观点和对立统一的观点来揭示典故与现实的本质联系,使典故焕发出强大的思想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使事用典信手拈来,所引典故体系完备、脉络分明。但用“典”并不拘守于典,唯典是从,浮泛在典故的一般意义上,而是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古喻今、发人深省,充分发掘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揭示并彰显了包孕其中的时代精神。比如他在参加兰考县常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的讲话中,曾经引用清朝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的诗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来喻“群众利益无小事”;而同样是论述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习近平又在主持召开湖北省领导干部座谈会时用打破“围城”“玻璃门”和“无形的墙”这三个词打比方,不可谓不形象。再如大家都熟悉的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尚书》中“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引用,隐喻不管是国家要实现振兴,还是个人成就事业,都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为立志,二为勤勉。同样,习近平也曾经引用现代诗论述过同一个道理。他说,“有句话说得好,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再高的山、再长的路,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前进,就有达到目的的那一天。”他以古之“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大厦之成,非一木之材也;大海之阔,非一流之归也”喻今之“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以古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喻今之“行百里者半九十”;以古之“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对应今之“踏石留印,抓铁有痕”;以古之“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向今日之青少年发“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国家”号召……用典既有深意,又有新意。

编辑:秦云

01 02 03

关键词:典故 中国故事 习近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