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记·工作记·工作

刘志彪:“放飞”人才

2016年03月31日 08:33 | 作者:刘志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更符合科研规律的激励机制,可以激励安心做研究的科研人员奋发向上、努力拼搏

中共中央印发的《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了对人才管理分类施策的基本原则,指出,“根据不同领域、行业特点,坚持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增强改革针对性、精准性。纠正人才管理中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防止简单套用党政领导干部管理办法管理科研教学机构学术领导人员和专业人才。”这一人才管理改革的基本原则和取向,切中了当下我国人才管理的弊端,是解决一系列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的深层次问题的核心。

刘志彪

刘志彪

一直以来,我国的人才管理和人才资源的配置,存在着行政化、“官本位”倾向,主要表现为把对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办法,简单地套用到管理科研教学机构学术领导人员和专业人才身上,如对后者也设置行政级别;套用不同的行政级别规定出国交流的次数等。这样的管理方式虽然简单明了,但是直接后果却是阻碍创新活力和动力。如割裂了学术领导人员和专业人才与企业紧密结合的渠道和机制,使其无法按照企业需求进行科技创新;因不能取得人才的股权期权激励,导致其放弃风险极大的科学研究探索行为,更倾向选择仕途;因无法正常进行出国交流,担任领导干部的“双肩挑”学术人才(其中绝大部分是单位的学术领军人物),只有放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地降低等等。

人才管理和人才资源的配置中长期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已经超越了干部管理方式简便化的最初动机,对我国的科学研究和高等教育事业产生了消极的后果。不夸张地说,这成为我国科研教学领域中存在的问题中最突出、影响最大的一个问题。近些年来,笔者亲眼见到一些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年轻老师和研究人员,读书、做研究的目的发生了异化,追求做个行政领导;很多有良好科研前途的年轻教授,会为了做一个处长甚至副处长而孜孜以求;有些学有成效的研究人员为了做官,很轻易地就放弃学术追求。带来的后果,说轻了,是毁了一个优秀的科研人员的科学研究前途,说重了,就是阻碍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影响中国在世界上的创新崛起。

这次中共中央印发的《意见》,针对人才管理中长期存在的行政化、“官本位”倾向,着眼于破除束缚人才发展这种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试图从多方面进行纠偏。主要表现为:

第一,提出科研教学机构可以不必执行干部选用条例,这给了有志于作科研教学机构学术领导人的人士更加灵活的晋升机会,更加符合科研规律。

第二,提出要研究制定国有企事业单位人才股权期权激励政策,对不适宜实行股权期权激励的采取其他激励措施。探索高校、科研院所担任领导职务科技人才获得现金与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这种激励机制更符合科研规律,更具市场化特色,可以激励安心做研究的科研人员奋发向上、努力拼搏。

第三,提出要研究制定高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的政策措施。高校、科研院所科研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可在科技型企业兼职并按规定获得报酬。这给了科研人员更大的灵活性和自主性。

第四,提出一系列支持人才尤其是青年科研人才的措施和办法,提出要建立健全对青年人才普惠性支持措施。如加大教育、科技和其他各类人才工程项目对青年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在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中设立青年专项;鼓励支持人才更广泛地参加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建立健全特殊一线岗位人才医疗保健制度;畅通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流动渠道;加强优秀人才和工作典型宣传,营造尊重人才、见贤思齐的社会环境等等。

现在,中央对创新人才的政策取向已经十分明确,问题的关键在于落地和落实。如果各级政府能够把党中央的政策取向化为具体、细致的管理条例,并加以不折不扣的坚决的贯彻执行,那将是全国科研教学人才之大幸,也是中华民族创新崛起之大幸。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长江学者)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刘志彪 全国政协委员 科研人员 人才管理 人才资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