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顾骏:清明,一堂生死恩仇的公开课

2016年04月06日 09:37 | 作者:顾骏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清明似乎是一个最不适宜孩子的节日,因为孩子代表生命,清明却是一个缅怀逝者的节日。但在未成年人自杀频频见诸报端的背景下,痛心之余,我们应该也可以利用组织清明祭扫的机会,引导正次第展开却有面临戛然而止之风险的年轻生命,体验生命的价值,思考死亡的意义,为他们筑起捍卫生命、抵御死亡的堤坝。

(一)

自古以来,清明常常伴随郊游,但清明的第一主题显然不是游乐,而是祭扫,是后辈向先人表达感激之情的场合。每个人的生命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靠着祖先代代相传,才有我们今天的存在。因此,生命不属于个人,每个人都承担着将生命的薪火继续传给下一代的使命,此所谓“香火”,此所谓“血脉”。每个人由先辈所获得生命,不仅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清明祭奠是后辈对前辈的责任及其履行,过好自己的每一天,实现自己人生价值和使命,则是后辈对前辈的更大责任或者说所有责任之核心。

学校或家庭组织清明祭扫时,应该让这层涵义明白无误地传递给青少年,并渗入他们的内心,努力让他们从小意识到,人生困厄不可能绝对避免,但生命责任可以让人看到困厄人生也有其意义,进而鼓舞其升起积极生存、走出困厄的意志和勇气。

(二)

清明的主题总有着死亡的阴影,但清明纪念的却不是死亡,而是死亡无法割断的亲情纽带。虽然离世多年,逝者永远活在生者的心中,这才有祭扫,这才有供品所表达的深深的思念。为什么父母会像爷爷奶奶在世时那样,精心制作美味佳肴,带到墓地,虔诚地供上?不是迷信人真的有灵魂,也不是虚应故事,更不是浪费钱财,而是以此作为符号,寄托对逝去长辈的无限思念。死亡不是亲情的断裂或消失,而是如陈酿一般,时间越长,思念越切。

因此,可以在清明节这一特殊日子里,让孩子意识到,轻率作出重大举动,会无限长久地伤害我们可能一时怨恨但实际上永难割舍的亲人,首先便是父母。世界上再没有比年轻的生命止步于墓碑上稚气的照片那样令人无法接受。

(三)

清明又称寒食节,据说为了不忘记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的千秋遗恨和愧疚。重耳在落难时,曾得到门下介子推“割股熬汤”的恩惠。后因对重耳登基后赏赐不公的不满,介子推携母亲避入深山。重耳闻讯,知道自己错了,想请介子推回来予以封赏,但介子推坚辞不受,拒不露面。重耳采用臣下计谋,放火烧山,欲逼出介子推,结果将介子推母子烧死在首阳山中。事与愿违让重耳追悔莫及,命令从此每年此日家家不许生火,只能吃冷的食物,即“寒食”。后来“寒食节”同清明节合二为一,清明感恩也多了一层意思。

有恩未报凡称“恩将仇报”,并非只是晋文公一人的愧疚,任何一个孩子如果放任自己的行为,都有可能在伤害自己的同时,无可挽回地伤害深爱着他们的父母。孩子们应该知道,父母养育是天大的恩惠,一旦“子欲养而亲不待”已是遗憾,若再以自伤而伤害之,岂非等同某种“恩将仇报”?父母是人,不是神,难以绝对避免因失误或失职而伤害孩子,虽然让父母承受如此痛苦和绝望,不会是孩子的真正本意,但只要放任自己的轻率决定,就可能铸下永难平复的遗憾。

清明节之所以有那么多个人和家庭放下手头工作,不顾路途拥堵,一定要到墓前表达一份心念,既为感恩带来的宽慰和宁静,也为化解无法报恩的遗憾和愧疚,无论哪种心绪都可以成为青少年情感教育和情操教育的体验材料。为了让孩子尊重生命,严肃对待死亡,用说理的方法,远不如用情感体验的方式,更能让他们确立一种态度和意识:只要不是生死两茫茫,一切总有挽回的余地,心中纵有再多的不平、天大的不满,在作出无论大小的自我伤害之前,一定要慎重、慎重、再慎重。

(作者系上海大学社会系教授)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顾骏 清明 生死恩仇 公开课 生命 缅怀逝者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