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慈善·公益慈善·公益

别让父母独守在家

2016年04月11日 20:07 | 来源:人民网
分享到: 


近日一篇“儿子把母亲接到南京享福,老人却上吊自杀”的报道,让老人的心理问题再次引起人们的关注。叹息之余,心有所思:许多子女习惯把赡养老年人误读为物质赡养,认为让老人不愁吃穿就是孝顺,可是这些是老人真正需要的吗?

特别需要关爱

南京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副主任张向荣分析:“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孤独,他们中许多人过着寂寞生活很少与社区交往,他们对儿女过度依赖,从而产生强烈心理失落,导致内心抑郁。”然而很多子女并不了解父母的这种思想状态。

天津的刘鑫晨2007年大学毕业后申请到美国继续读研究生的课程,毕业后结婚生子,就此定居。“我每年最多只能回家一次,而且待不了几天。”刘鑫晨说,刚来美国的时候特别想家,每隔几天就给家里打电话,但现在工作越来越忙,“经常一个多月才和家里联系一次,觉得挺对不起父母。”刘鑫晨告诉《慈善公益报》记者,他的父母已经50多岁了,他说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天,自己有能力把父母接到身边。

张庆在山西太原的一家室内设计公司工作,高铁通车后,张庆从太原回老家的路程仅仅只需要一个小时,可是他却很少回去。“有时候也想回去看一下,但回到家又烦,所以一般过节才回家。”张庆说,平时工作压力很大,好不容易放了假只想要放松一下,他总觉得父母那里什么都不缺,可等到父母慢慢老了,才发现亏欠他们很多。

《慈善公益报》记者随机采访了10多位市民,发现许多外出工作的人都有着“非常无奈”的理由导致无法回家,大多与父母只保持电话联系。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会长李宝库指出,精神赡养是老年人的重要需求,农村子女普遍只把赡养义务理解为物质供养,而忽略了对父母的精神关怀,子女外出务工更减少了留守老人能够从家庭中获得的精神慰藉。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基金会老年心理研究中心主任傅双喜说“不少老年人由于长期压抑、焦虑,容易患上各种疾病,有的甚至自杀。”根据调查显示:在我国的自杀人群中,55岁以上的占人群的36%,其中农村老人自杀率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至5倍。很多“空巢老人”缺乏精神慰藉,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孤独、失落、抑郁等情绪。大连医科大学心理学教授贾树华认为,“中国的自杀死亡,与社会转型变化有关,与伦理道德水准下降有关。老无所养、子女外出打工、城市化进程、对老人影响巨大,很多老人自杀死亡都与这些社会变化有关。”

要常回家看看

2013年7月1日开始,《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施行,首次将“常回家看看父母”作为条款写进了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7条,对“常回家看看”是这么规定的: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要,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用人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

社区的张大妈对《慈善公益报》记者说:“孩子们都特别忙,可是我们年纪大了,就是希望子女们多打点电话,有时间多回来看看,其他没什么。”

精神赡养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其形成的原因杂糅了很多因素。要解决这个问题,不仅仅单靠法律这一种方式,而是要社会各界的齐抓共管、共同发力。同时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照料服务网络、构建养老服务体系,让社会各界都开始重视老人“精神赡养”。唯有如此,才能让“老有所依”从梦想照进现实。 


编辑:薛晓钰

关键词:老人 心理问题 自杀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