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调研 调研

全国政协民宗委“藏传佛教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建设”调研报道

继承爱国爱教优良传统 促进藏传佛教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

2016年07月26日 09:06 | 作者:毛立军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7月21日,由全国政协民宗委主任朱维群担任组长,副主任白玛、华士飞和驻会副主任晓敏担任副组长的“藏传佛教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建设”调研组来到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的夏琼寺,与僧人们座谈交流。这是调研组在青海调研的最后一站。

夏琼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从3岁到16岁学习、修行和成长的地方。座谈时,朱维群说:“宗喀巴是藏传佛教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他降生的时代正处于藏传佛教衰败的年代,僧侣戒律废弛、教风不正,满足不了信教群众的信仰需求。宗喀巴从教义教理上正本清源,强化戒律、整顿教风,致力于培养戒律严明、学识精深的知识型僧侣队伍。格鲁派的兴起,使得藏传佛教由衰转盛,焕发新的生机。在今天的历史条件下,宗喀巴的思想对藏传佛教健康发展仍具有深远意义。”

青海是我国藏族主要聚居区之一,也是我国西北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的中心地带,有藏传佛教寺庙661座,僧尼5.3万人。调研组了解到,近年来,青海省落实中央治藏方略,探索建立有序、依法、管用、和谐的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创造性地提出了三种管理模式,即针对问题严重寺院的共同管理、针对能力不足寺院的协助管理、针对运转良好寺院的自主管理模式,并根据寺院具体表现,进行动态调整,树立了鲜明的正向牵引导向。这套管理模式的有效运转,逐步解决了以往传统寺院管理和现代社会依法管理、民主管理结合难的问题,有利于保持藏传佛教领域乃至青海藏区的持续稳定,得到中央有关领导和部门的肯定。

在黄南藏族自治州,黄南州州委书记巨克中告诉调研组,州里全力推进寺院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因寺制宜,一寺一策,基本实现了寺院管理由应急向常态、被动向主动、粗放向精细的转变。

“我们坚持在每月24日至28日的‘寺院分析和思想学习周’,开展以‘学政策法律、学佛学经典、学科普知识和补习双语’为主要内容的‘三学一补’活动,深受僧尼欢迎。”

“州委统一部署,分层次开展了党政干部与宗教人士联谊交友活动,真正达到了‘打开心结,消除隔阂,加深了解,增进友谊’的目的。”……

经过认真、细致、扎实的工作,如今黄南州寺院依法治理成效显现,僧尼爱国守法意识普遍增强,社会大局持续稳定。

黄南州同仁县地处藏区热贡艺术的核心区域,一些寺院的僧人在修行之余,潜心唐卡、雕塑、建筑艺术的创作,形成风气。委员们对当地大力发展热贡文化产业表示赞赏,认为既挖掘了宗教文化的积极因素,又有助于消除藏区社会的不稳定现象,提升当地群众生活水平,还深化了这一带与青海其他市州乃至全国的交往交流。

海东市的循化县是当代佛教界卓越领导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十世班禅大师和喜饶嘉措大师的出生地。该县的文都大寺,是十世班禅幼年学经的母寺,也是大师生前回乡进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在与当地政府和寺院僧人座谈中,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说,爱国是宗教信仰的一部分,我们要学习班禅大师爱国爱教的精神,把爱国主义深入到每一个僧人的脑海里。朱维群说,班禅大师一生历经磨难,但他的爱国情怀始终不变,这是藏传佛教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非常宝贵的财富,我们一定要珍惜、传承和发扬。

调研中,委员们还看到,各州市按照省里实施的寺院“六大工程”要求,把民生工程和公共服务延伸到寺院,重点解决了寺院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和僧尼低保、医保、养老等问题,许多僧人说:“过去我们是教育和维稳的对象,现在跟普通群众一样,成了服务对象,十分感恩。”

委员们认为,建立藏传佛教寺庙管理长效机制,核心问题是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使政府的依法管理进入寺庙。朱维群说:“由于藏区政教合一的旧制度的影响,一些寺庙僧人不愿意遵守乃至抗拒人民政府的法律,甚至同达赖集团分裂主义破坏活动搞在一起。依法管理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寺庙作为社会单位、僧尼作为公民,应享受到其他社会单位和公民享有的各项权利;另一方面,在我们国家,不允许有法外之寺、法外之僧,寺庙和僧尼也要爱国守法,要受到法律的规范和约束,不能做分裂祖国和违法犯罪的事。”

在夏琼寺,朱维群再次谈到,藏传佛教因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在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道路上面临一些特殊问题,我们一定要持之以恒,积极引导藏传佛教跟上时代发展步伐。最基本要求是寺庙僧人要爱国,要守法;再高一些要求是宗教界要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多做积德行善的事,尽量不增加信教群众的经济负担;更高一些要求是努力挖掘藏传佛教教义教规中有益于国家统一和社会进步的内容,向信教群众多阐释多宣讲,使宗教真正成为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力量。

编辑:薛鑫

关键词:全国政协民宗委 “藏传佛教寺庙管理长效机制建设 调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