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田丰:不必过度解读“空巢青年”现象

2016年09月21日 09:37 | 作者:赵宇 | 来源:光明网
分享到: 

近日,“空巢青年”一词广受热议。与“空巢老人”相对应,“空巢青年”指的是与父母及亲人分居、单身、独居、租房的年轻人。有媒体在描摹“空巢青年”的形象时,一句“无人问我粥可温,无人与我立黄昏”的悲情引起诸多共鸣,但也有舆论认为,“空巢青年”不过是一个正常的人生阶段。如何看待“空巢青年”,热词背后折射了怎样的心态和情感寄托,光明网记者专访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室副主任田丰 ,与读者分享观点。

“空巢”是一种客观社会现象

Q:如何看待“空巢”?

A:“空巢青年”,从社会学的意义上来讲,指的是:一个人离开父母、家庭,到组建自己的新家庭这段时间,是从家庭生命周期来讲的。这段时期,无论在中国还是在历史来看,都是存在的,是客观的社会现象。这其中最大的不同是:我们离开家的时间早了。以前没有如此大规模的社会流动,所有的人基本都是在父母身边生活。现今,以北京为例,两千多万人中约有一千多万人是外来的。大家离开家的时间都很早,这个间隔期在延长。延长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结婚的时间在延后,尤其是在大城市,所有人的结婚年龄基本都在往后延。这个周期本应是一个很短的周期,以往我们理解的在农村生活的人们,结婚后才分家,这样就没有“空巢”的过程。但现今情况是离开家后,上学、工作,然后才是结婚。“空巢青年”和社会学研究中的“单身”阶段是一致的。

折射“寂寞、空虚、冷”的心态

Q:分析“空巢”产生的原因?

A:由“空巢家庭”衍生出来的“空巢青年”,最主要反映的是一种“心态”,即青年感到“寂寞、空虚、冷”。这其中有很多原因:首先,“寂寞”是由于目前社会中人际关系开始淡漠。当我们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如果不是在此地上学,身旁没几个同学,社会网络就断了。“空虚”是由于我们所追求的目标、生活的内容变空虚了。例如:90年代的大学生,毕业后在北京当“北漂”,那时候的青年为何不是“空巢青年”?那时候的青年人是有生活内容的,有追求,为实现目标不断努力,生活感到充实,在实现目标后有获得感,即不会感到空虚。“冷”的原因,是由于人情之间的关系。目前社会中,最主要的关系是基于同事关系,以前血缘、地缘、同乡关系在现今大城市生活中逐渐淡化,人情变化是从“热”到“冷”的过程。中国社会有一种特点,即:普遍会把自己的定位“下流化”。原因是由于自身感到奋斗的目标难以实现,我们很难进入主流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用一些负面词汇来描述自己,例如前些年流行的“屌丝”,其实好多人自称“屌丝”,但实际并不“屌丝”,收入很高,工作很好,这种词一旦出现,随即会产生共鸣。共鸣背后的原因,是由于我们社会的认知开始往下偏移,偏移是由于社会往上流动的“阶梯”、“通道”受到阻碍。

需引导空巢青年走出“空心”状态

Q:如何解决问题,有什么建议?

A:关于引导,我们不应仅就这个词来引导,我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青年人如何融入社会?如何在社会中实现向上流动的问题?目前我们的青年,心理很浮躁,但现实毕竟是呈一个“金字塔”的结构,越往上走,职位越少,想要占据就越难。所以,我认为,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整个社会的心态去调整:第一是成功观,我们需重新定义。我们需要设定一个目标: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大部分人还是需要过一种普通的生活。第二,我们青年人对自身的定位,需不断调整,毕竟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机会。当自身面临新机会时,自身所处的位置需要我们有比较清楚的判定。第三,整个国家如何去引导青年人?国家从宏观战略层面如何引导?我们中国出台了很多政策,各种各样的产业政策、扶持政策,但多年来,未出台针对青年的扶持政策,因为青年人,从表面上看身体机能很好,很有活力。但相反,在社会地位上,青年人刚刚进入社会,属于弱势群体。我们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我们寄希望让青年人自己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所以,中国应从整体上规划青年发展的战略,帮助青年人尽快融入社会,找准自身的位置,按照一定的次序不断向上流动。(记者:赵宇)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田丰 空巢青年 单身 独居 租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