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人物志人物志

张晓凌: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杨晓阳的绘画实践与美学构想

2016年10月18日 14:12 | 作者:张晓凌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三、 我思故我在

读书养气,始终保持着思考的姿态,可以说是杨晓阳迥别于多数画家的一个特点,这也是他在大写意理论与创作上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我个人的看法是,即便以现代知识分子的标准去度量,晓阳也无疑是最具思想深度和学术素养的艺术家之一。

晓阳的理论建树既缘于其敏而劬学,又与其家学渊源紧密相关。晓阳出生于西安的一个书香门第,其曾祖父是当地有名的老中医,博通经史;父亲杨建果为美术教师,有“陕西英才”之誉;母亲则是一位文物工作者。家庭的文脉传承及古都长安传统文化的影响,让晓阳自幼即博览文史经典,对《老子》尤为倾心。在母亲的影响下,加上长期的学习、研究和实践,晓阳对文物也具有相当高的鉴赏能力。[13]深厚的传统文化功底,成为他日后从事绘画创作并建构大写意理论的基石。

当今艺术家,多弃读书思考,其谬悠之口,游读无根,遂使画学真义,漫漶灭裂。在此背景下,晓阳的“大写意”理论探索,犹如清风徐来,在重申知识分子明辨慎思,知行合一的高贵姿态的同时,也为中国画坛开拓出一条正本清源、返本开新的新路径。“大写意”的理论思考与写作,摒弃了当下史论界耽于考证、空守章句的饾饤疏阔的学风与生搬硬套西方理论的伪学风气,在芟除画学芜杂,廓清画学虚妄的基础上,陈义必高,托意以远,建构出一个闳中肆外、包古孕今的大写意理论体系。

晓阳从十个角度对“大写意”理论做了系统性的阐述,虽然其文体像《论语》,是语录体、感悟式的,但通篇读下来,会发现从方法论到本体论,从形而上的思考到艺术实践层面,已经构成一个完整的逻辑体系。晓阳的写作别具一格,善于用几个关键词抓住事物的本质,让高深的理论变得晓畅易懂,且朗朗上口,容易让听者、读者记得住,这是一种很高明的理论概括方法。

晓阳对“大写意”理论的思考、写作起于西安美术学院,成于中国国家画院,它不仅鲜明地体现了知识分子固有的内省式精神生活的特点,以及独立思考的姿态,而且也凸显了艺术家的历史责任感与当代文化意识。“十论大写意”发表后,在学界、美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尤其是引发了希腊、德国这些哲学大国学术界、艺术界的强烈反响。

晓阳大写意理论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直觉感悟式的思维方式直抉艺术的形上本体,将“大写意”直接提升到灵魂、精神、观念、境界的形而上层面进行思考。他认为大写意最终要“由有极的‘形’、‘神’走向无极的‘道’、‘教’,并不断向‘无’超越”[14],而“道为一切事物之本源,国画之道重在舍其形似,舍其表象,而求其本源与本质,道是中西绘画终极目标的初级分水岭”[15]。晓阳这段论述并不长,却是关于中国画的终极性思考。对“道”、“无”的重释与建构,表明了其理论上的雄心:重回中国画的源头,在那里寻找失落已久的形上精神。中国传统艺术以哲学为本源,建构了“一心开二门”即“本体”与“现象”的结构模式;而西方古典哲学也“开二门”,这一传统直至康德。但此后,西方现代哲学舍“本体”而唯取“现象”一门。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中西哲学之“本体”,本不可同日而语,惜乎国人每有“郢书燕说”之误读。“道”与“逻各斯”的等量齐观,一方面丧失了中国哲学的本土特征与民族精神,一方面遮泯了中国人任运随化、无言大美的意义世界。更甚者是,近代以降,随着西学东渐,中国文化艺术唯趋向“科学与民主”的“现象”一门,中国画遂在“科学主义”的旗帜下被大肆改造,逐渐丧失了形而上之“本体”。可以说,形上精神的失落,使当代中国画的“写意”徒有虚名,名不副实。因为“意”在本质上乃是对“道”的归根复命,“是自然时间中的一息生命通达道体的唯一路径,是个体的有限性返回大生命的无限性的唯一津梁。”[16]晓阳思想的高贵之处在于,他比其他人更早地反观到了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画的积弊,也比其他人更敏锐地体悟到当代中国画有“现象”无“本体”,有花样无精神的现状,因而,他的“大写意”理论建构并不是单纯的个人艺术观之塑造,而是试图为中国当代美术再建精神的图腾。他的五重境界说,即形、神、道、教、无,可谓神契中国古典哲学之精髓,其意涵堪与《中庸》所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合辙而又有新的发挥。其义旨之宏博渊深,隐隐然透出悲天悯人的儒家情怀、上善若水的道家品性与悲智双运的佛家精神。

李泽厚评价宗白华的《美学散步》时,曾说过这样的一番话:“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儒家精神,以对待人生的审美态度为特色的庄子美学,以及并不否弃生命的中国佛学——禅宗,加上屈骚传统,我以为这就是中国美学的精英和灵魂。宗先生以诗人的敏锐,以近代人的感受,直观式地牢牢把握和强调了这个灵魂。”[17]晓阳的“大写意”理论与宗先生的美学思想异曲而同工,在根基、要义上多有相近之处。套用李泽厚的话评价晓阳的大写意理论,可以这样说,晓阳以艺术家特有的灵感,直悟式地感受并把握住了中国绘画的灵魂与本源——道、教、无,以及由此而呈现出的意象形态。

近几年,晓阳又对“大写意”作出新论,以为“大写意”的终极意义就是“大美为真”。其论的核心是:“‘大写意’是经过‘形神道教无’五种境界,直接‘大美为真’的终极目标,终极境界。”而“大美为真”作为“大写意”的终极旨归,其实质就是一种通天尽人的“天地境界”。晓阳对此的表述充满哲理化的诗意:“‘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容天地于我心,顺天地而行事,大写意的终极追求莫过于此。‘大写意’是为‘道’也,而道的目标包括西方的‘哲学’,不仅如此,更重东方的‘人学’,‘人学’是‘哲学’之上更重要的人的追求。科学求真,人文求善,艺术求美,‘道’则天、地、人三者合一,以人为本是为小美,天地为本是为大美。小者求小美,极端而个人;大者求大美,大美而‘本真’。只有天地人合一,真善美合一,充实为美,充实而光辉之为大,只有大美,才能归本真,中国美术才能生生不息。”[18]可见,“大美为真”其实就是“天地人合一,真善美合一”的天地境界,也即“大写意”所追求的终极境界。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曾将人生境界划分为依次递进的四层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其中“天地境界”为最高境界,也可称为“宇宙境界”。臻于“天地境界”或“宇宙境界”者,参天地,赞化育,事天乐天,天人合德,独与天地精神往来。2009年,晓阳就任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之时,即以“大美为真”作为国家画院之院训,意在通过“大写意”将中国美术导向“天地人合一,真善美合一”的天地境界,使其复兴的时代浪潮,犹如日月经天,江河行地,永无止息!

2016. 9

注释:

1. [宋]黄庭坚《题东坡水石》曰:“东坡墨戏,水活石润。与今草书三昧,所谓闭户造车,出门合辙。”参见屠友祥(校注):《山谷题跋校注》,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11年版,第208页。

2. [宋]黄庭坚:《跋此君轩诗》,《山谷题跋》(卷八),载卢辅圣(主编):《中国书画全书》(第一册),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年版,第704页。

3. 白振华、昌龙利:《东方之子——杨晓阳·大写意》。

4. [美]罗兰・罗伯森(著),梁光严(译):《全球化:社会理论和全球文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111-112页。

5. 鲁迅《穷人》小引,《集外集》。《鲁迅全集》卷7,第105—106页。

6. 鲁迅《连环图画琐谈》,《且介亭杂文》,《鲁迅全集》,卷6,第394页。

7. 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南腔北调集》,《鲁迅全集》卷4,第525页。

8. 参见《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对话广州画院院长方土——艺术需要人带着敬畏心慢慢接近》,同样的观念也见于杨晓阳的《大美为真——十论大写意》。

9. 参见杨晓阳:《大美为真——十论大写意》。

10. [唐]张怀瓘:《书议》,载《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146页。 

11. [清]王夫之:《古诗评选》卷四。 

12. [明]李日华:《紫桃轩杂缀》。

13. 参见马文晔:《大写意:中国绘画艺术的精神“图腾”——中国国家画院院长、中国美协副主席杨晓阳访谈录》。

14. 杨晓阳:《大美为真——十论大写意》。

15. 转引自徐恩存《价值重构与精神唤醒——杨晓阳“大写意”理念及其艺术实践》。

16. 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第215页。

17. 李泽厚《美学散步·序》,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

18. 杨晓阳:《大美为真——十论大写意》。

编辑:邢贺扬

1 2

关键词:张晓凌 精神 杨晓阳 绘画实践 美学构想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