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悦·生活悦·生活

“做孩子心中温暖的灯”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芦咏莉的育儿观

2016年10月26日 09:10 | 作者:张惠娟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老师和妈妈的区别就是,在教导完孩子之后,还要告诉他,不管怎样,妈妈永远是家里那盏温暖的灯。”在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成立大会上,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首都师范大学家庭教育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芦咏莉以自己和孩子成长中的互动故事,讲述了自己的家庭教育观。

芦咏莉

芦咏莉

芦咏莉的儿子身体不太好,长时间走路需要坐轮椅,但他在没有报任何课外班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并且学习优异。芦咏莉清楚地记得,儿子在写给同学的一封信上的那段话:“我愿意和大家在一起,我虽然不能像你们那样奔跑,不能像你们那样去自由地行走或者去玩耍,但是我和你们在一起,看到你们笑的时候,就有无限的快乐在我内心流淌。”

“教育是什么?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之间有什么关系?”儿子的成长案例,也引起了芦咏莉对教育的反思。芦咏莉表示,很多家长的教育观念存在一个问题,当自己的孩子和老师、同学出现冲突时,很多妈妈永远会强调是别人的错,要求别人先向自己的孩子道歉,才能向别人道歉。但是芦咏莉总是教育孩子,“如果和别人产生了分歧,首先要看自己错在哪,自己的责任是什么,对方的初心是什么?要永远体谅别人。”

芦咏莉的儿子在上小学时,有一次卷子被老师撕掉了。面对这种情况,芦咏莉并没有为自己的儿子抱委屈,而是引导孩子从自身上找原因。她平静地问孩子:“老师撕掉了全班同学的试卷,还是仅仅撕掉了你的?为什么只撕掉了你的试卷?”她告诉孩子,“老师处理问题的方式可能不对,可以沟通调整,但是如果她放弃了你,不再管你,这是最让人担心的。”她认为,从小要让孩子有担当、有包容,长大后才会更加专注于自己的责任。

谈及家庭教育,芦咏莉说,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家长需要注意三点:

第一,明确父母的角色和任务。要培养孩子拥有健康的身心,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将他们培养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我们照顾孩子是为了将来孩子能够独立生活。我经常对学生说,生活中不公平是经常存在的,关键是如何在现实中找到平衡?不管在哪个角色上,都要知道自己能在这个角色上应具有的素质和能力。”她建议家长不用在意自己的孩子是否会做一餐饭,缝一件衣服。她可以不做,但她得知道什么是好的标准,必须明白将来怎样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

第二,要让孩子喜欢他自己,并且父母也要给孩子永远的爱。芦咏莉认为,带孩子的过程,也是父母修身养性的过程。“我第一次带儿子出去吃自助餐时,他拿了一堆,很多人就会用异样的眼光来看他。这个时候,我不批评、不生气,而是放弃自己盛餐的机会,平静地坐在他旁边,吃他剩下的。因为,在家我没有教好他,所以出门后他所有做得不到的地方都是我的问题。”芦咏莉说,对父母而言,不是孩子在你面前表现得怎样,而是孩子在你的视线之外的表现。

第三,家长要让孩子拥有幸福的能力。芦咏莉说,家长要接纳自己的孩子,无论他有怎样的特点,包括他的暴躁、怯懦,家长都要带他陪他一步步从怯懦走向不怯懦,从暴躁走向不暴躁,而这个前提就是家长首先要接纳他。“家长要告诉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用理想和信念来主宰自己,而不是被情绪和感觉来主宰自己,每个人要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想法,在这个树立目标的过程中有一些温柔的坚定和取舍。”芦咏莉说,“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过得幸福。但什么叫幸福?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有车有房就一定幸福吗?”在芦咏莉看来,让孩子拥有做事的能力以及拥有自己喜爱并且爱自己的人,拥有了这两样东西,就拥有了最基本的幸福感,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多年的教育研究及教育实践的基础上,芦咏莉提炼出五点育儿心得:第一,家长要找到让孩子的幸福落地的策略;第二,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家长关注的不应是阴影,而是阳光,一定要看到孩子积极的一面;第三,家长要从当下看到孩子的未来,让孩子成为未来的主人;第四,家长不仅要爱孩子,更应尊重孩子;第五,作为教育人,在家里要做永远的妈妈,而不是老师。“老师和妈妈的区别就是,在教导完孩子之后,还要告诉他,不管怎样,妈妈永远是家里那盏温暖的灯。”芦咏莉说。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芦咏莉 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校长 育儿观 家庭教育观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