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罗怀臻:做活文化“源头” 才能做强“码头”

2016年11月15日 11:26 | 作者:罗怀臻 |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20世纪初的上海,曾为中国舞台艺术从广场走进剧场、从戏台走上舞台、从乡村进入城市,做出过历史性贡献。21世纪的上海,能否继续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历史性贡献?这是值得每一位上海艺术家乃至全国、全球华人艺术家共同思考和关注的文化命题。

罗怀臻

罗怀臻

传承与革新

10月12日晚,上海民族乐团《海上生民乐》音乐会为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启序幕,这是艺术节首次使用民乐演出作为开幕大戏。

许多年来,民族传统音乐一直在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希望重新融入时代主流,为此做了各种尝试,包括交响化、新民乐、跨界混搭、时尚化。现在回头去看,一切尝试都没有白费。上海民族乐团的《海上生民乐》,可以说在不经意间做了一次总结,把民乐人许多年来的有益探索,把民乐创作与演出中各个局部的尝试与革新,在上海做了一次整合,以一场风格感鲜明、分寸感得当,相对完整和谐的原创性演出,实现了民族音乐当代演出的审美转化。这种完整性转化本身,体现出上海文化创造的一份自觉担当。

可以用“熟悉的曲目有新鲜感”和“新创的曲目有熟悉感”来形容这场演出。在《海上生民乐》中,我们听到许多耳熟能详的传统曲目或做了新的编配,或尝试新的演奏方法,在熟悉的旋律中体现出新的意境与新的技法,从而产生新鲜感,更适应当下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的欣赏趣味。而他们新创作的曲目,又十分注重本体与本色的守正,甚至有意识向更质朴久远的传统源头回归,注重原声、原音、原味,将乐器本色的声响发挥得淋漓尽致,同时又具有强烈的现代感,使人在一派清新的感受中唤醒储存的记忆。

艺术创新,不仅是局部性技能性的创新,更是在局部性与技能性的基础上逐渐积累进而实现的整体性审美品格转化。而支撑整体性审美品格转化的,既离不开深厚的传统,更要有艺术创新的自觉和自信。《海上生民乐》作为一台民乐形式的演出,以个体的现代演绎方式,构成了整体欣赏趣味的转化,同时融进了民族舞蹈、民族戏曲的表演,也运用了多媒体技术。其它艺术门类的介入,都没有反客为主、喧宾夺主,反而起到了营造情势、渲染情境、放大情感的作用,构成一种新的和谐。文化自觉就是敢于并善于打破定势、开拓创新,文化自信就是以我为主、拿来我用。

“候鸟”与“湿地”

每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期间,来自海内外的当代艺术家如谭盾、林怀民、杨丽萍、孟京辉、田沁鑫等,都会携带最新作品,如同候鸟般从国内外来到上海舞台。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犹如一片“湿地”——不是物理性的区位空间,也不是四季更迭的自然季节。18年来,艺术节吸引并汇聚了一大批拥有强烈当代艺术创造责任的文艺家们来到这里孵化、生长。比如戏剧导演田沁鑫,就称自己是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舞台上成长成熟的。她的成名作话剧《生死场》参加了第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她的最新作品《北京法源寺》刚刚在本届艺术节上演出……田沁鑫不断有新作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亮相。她本人也从一个被艺术节关注扶持的青年导演,成长为在国内外话剧舞台上广受瞩目的戏剧家。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近年来逐步推出以“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为宗旨的一系列措施。从场面的热闹到内涵的充实,从体制内的关注到全社会的参与,从以上海青年艺术家为主体到吸引全国乃至全球华人青年艺术家参与,也包括在上海戏剧学院校园内举办每年一届“青年艺术创想周”,已经逐渐成为既属于艺术节又具有独立性的创意创新平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气质与品格。

如今,谭盾、杨丽萍、田沁鑫等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的资深“候鸟”,又成为“扶青计划”的青年导师,发现并培育着更多年轻的“候鸟”。不同岁序飞临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湿地”的“候鸟”们,在此产卵、孵化、生长,在此成长、成熟、成名,生生不息,源源不断,形成了候鸟群,也形成了代际感。“候鸟”不舍“湿地”,因为相信这块土壤适宜生长,适合创作,并直接面对国际,从这块“湿地”上起飞,飞向全国,飞向海外,飞得更高更远。

“源头”与“码头”

记得18年前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办之时,上海的文化目标是建设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在人们还没有普遍意识到中国文化需要走出去的时候,上海文化强调了它与全国乃至世界的交融。上海文化建设的参照系,不仅仅是参照国内的一线大城市,更要参照国际一流的大都会,这就要求上海的文艺创作文艺作品要同时讲好3种语言——上海语言、中国语言和世界语言,3种语言相互融合、相互辉映。

上海何其有幸,一年一度有一个全国性、世界性的国际艺术节。18年来,艺术节从重视名人、名作、名团到重视新人、新作、新创,越来越显示出办节的自信与理念的成熟。艺术节不仅是国内外名家名团汇聚的码头,更成为艺术作品诞生的源头。同时,艺术节犹如一台时光机,每年录下艺术家的亮丽身影,录下他们杰出的创造,录下一个时代的艺术作为。许久以来,上海人习惯称自己是“文化大码头”,而真正的大码头既不可缺少传统的老字号,也离不开不断研发推出的新品牌。只有当本土与外来的文化产品琳琅满目争奇斗艳的时候,这个码头才是名副其实的大码头。只有做活、做深源头,才能做大、做强码头。

比如,海派戏剧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独特现象,上海作为近代史上的“远东第一大都会”,先行一步,产生了与都市文化相融合的海派戏剧。上海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对于中国戏剧的时代转型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当时的上海新式舞台吸引了包括四大名旦在内的全国名伶,促使传统戏曲演出从戏园、庙会、广场,走进了现代剧场,完成从广场艺术向剧场艺术的空间转型。进入21世纪,上海能否在当代审美风尚与现代价值取向上,再度推动舞台艺术在精神内涵上的现代转化,既是对上海的考验,也是上海的使命。

2019年新中国建立70周年之际,上海将主办第十二届中国艺术节。届时,中国艺术节、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同年举办,双节交汇,盛况空前,必将是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良辰美景。

(作者为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剧本创作中心艺术总监、剧作家)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罗怀臻 源头 码头 传统文化 艺术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