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声·政情>解读 解读

让博物馆帮城镇建设“指路纠偏”

2017年03月24日 09:28 | 作者:黄海波 |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 

不过,费胜成也发现,情况越来越好。

一天,履新不久的钟管镇镇长姚文忠,叩开了俞友良的办公室。没等热茶泡上,镇长就向馆长要起了“项目”。

钟管镇蠡山村,距离县城20公里,是越国大夫范蠡携西施隐居的地方,钟管镇要在这里打造“爱情小镇”。

“人们常把爱情与桥联系在一起,我们想建一个古桥博物馆,把德清的古桥都‘搬’过去。”镇长说。

地处杭嘉湖平原的德清,境内河道密布,古桥众多。至今保留完好的十二座宋元时期的石桥,已列入国家级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馆长被“吓”了一跳,先不说文物不能随便移动,即使能搬,费用也相当昂贵。

“我不是真要搬桥,只是把古桥的石碑碑文拓下来,然后用我们当地的武康石复制,希望你们能把这些碑放到爱情小镇。”

俞友良思忖了一下说,“这事能办”。

此前在镇上,姚文忠已经追着要了几次,没想到这次直接追到办公室来了。这是俞友良当馆长十多年来,印象中第一次有镇干部到他办公室要项目。

陶渊旻说,现在下乡的感觉确实好多了。“原来大家躲着你,工地上挖出了文物,怕你知道了要求停工。如今我们通过项目评审前期介入,提前告知文保范围,各个镇也愿意通过文物体现文化特质,态度发生了很大变化。”

事实上,德清是住建部“多规合一”试点县之一。该项工作启动以来,博物馆等文物部门将现有文保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范围纳入到“多规合一”平台中。这样一来,凡是需要在德清落地的建设项目,只要是通过多规合一平台审批的,都能了解到本县的文物分布情况,做到主动避让、主动保护。

蔡蓉感受到的变化也很明显:“只要涉及文化建设和文物保护,街道领导就会主动说,你去问问博物馆专家怎么说?”

经过和“文化指导”和“文化纠偏”,德清“一镇一品”的格局正在形成,越来越多的文化元素凸显魅力:

莫干山镇,庾村老车站、民国图书馆、黄郛藏书楼,以及街道两边大片法国梧桐,给人穿越的历史美感。

“诗画江南、琴动乐舍”,在钢琴之乡洛舍镇,青瓦灰墙的大通桥老文化中心,塑造出小桥流水人家的美丽画面。

千年古镇新市,结合水乡文化特色进行基础设施改造,使其与“小上海”的雅称更加吻合……

老县城乾元镇,以谈家弄改造为抓手打造里弄文化。原来拥挤杂乱的弄堂,整改之后,在墙体内镶嵌进缝纫机、黑白电视机、自行车,充满了满满的老城关味道。“挖掘传统文化并加以呈现,乾元更有韵味了。”县长王琴英调研之后说。

梁思成建筑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魏敦山考察德清的美丽城镇建设后,用“大吃一惊”表达自己感受。

“当下很多小城镇建设缺少个性,千人一面。这里从实际出发,保留本地优秀文化,并融入到建设之中,这种做法应大力弘扬。”这位85岁的老专家有些激动地说。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博物馆 城镇 建设 德清 文化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