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探访临终关怀试点单位:一年亏损两百多万

2017年05月15日 16:52 | 作者:宗媛媛 | 来源:北京晚报
分享到: 

缺人员

基本床护比都难达到 更别提专职

“临终关怀在国内仍处在起步阶段,人员方面还存在很大缺口。”田志军坦言,目前,只能是由不同专科背景的医生“临时组队”,“像我们这里,王红主任是神经内科的,牛秀茹副主任则是康复科的,都是半路转型。即便是通科护士,过去受的也是传统医疗的教育,同样需要转变自身理念,更新知识体系。”

“过去想的是怎样把病治好,延长患者的生命,现在则是思考如何能让患者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王红告诉记者,院区每周都会组织内部学习,利用中午休息时间讲课,周末还要到北京医院、协和医院等参加院外培训,“很多东西是全新的,只能不断充电。作为医生,自己要先学习接纳死亡,之后才能给患者家属做工作。”

在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员缺口更为严重,“社区医护人员待遇比较低,吸纳人才的能力本来就很有限,连基本的床护比都很难达到,更别提配备专职的临终关怀医护人员了。”

从医25年,李华在心血管领域早已是“老行家”,但面对临终关怀,她坦言自己还是“新手”,“半年前参加培训时,才第一次真正接触到这个概念。以往都是看着自己负责的病人一个个好起来,而这是不得不看着他们一个个离开,心理上的冲击还是很大的,医护人员同样需要心理疏导和调整。”

缺资金

一年亏损两百多万

两年半以来,隆福医院北苑院区的临终关怀床位从未对外做过宣传,田志军告诉记者,“一方面,床位确实有限,满足不了那么多的需求,另一方面,临终关怀一直是亏本运营,短期可以凭着热情来做,但长期下去肯定不可持续。”

田志军表示,临终关怀由于不以治疗为主,目前在医疗方面主要只有床位费和护理费,“按照相关规定,三人间每天60元,双人间每天70元,护理方面,一级护理一天下来也不过50元。用到的设备也很有限,通常只有吸氧、吸痰等对症治疗,连监护都只有病情出现变化时才会用到。”

如此一来,临终关怀无法正常运转,甚至成为“亏损源”,“过去这两年,一年都要亏损两百多万,政策上没有相应补贴,完全要靠医院自己来承担。”田志军建议,今后临终关怀也可以参照民政的做法,由相关部门制定政策,事先开展评估工作,设定住院时限,住院期间每日打包付费,以保障工作可持续运转。

本报记者 宗媛媛 文并摄

编辑:梁霄

关键词:探访 临终 关怀 试点 单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