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城市高架的下半身暴露了城市的品位

2017年05月17日 09:48 | 作者:冯仑 | 来源:新华思客
分享到: 

过去百年,属于汽车的世纪。人们可以从家门口开车直达终点,城市因此蔓延。围墙拆了又拆,曾经清晰的网络渐渐模糊,边界变为阡陌纵横的居民区,铁轨侵占了墓地和水岸,高速公路不停触动着城市的元气。

城市高架之下成了最阴森的空间,也是最便捷的停车场。满满地停着车,这是中国大都市对城市高架的基本认知。似乎道路上的空间,停车场永远是最合宜的选择,这种单线条的思维是多么懒惰的思考。

阿苏利在《审美资本主义》中写道,“使有品位的人不同于普通凡人的,并不是劳动,而是蔑视普遍被接受的观念和审美成规的能力。”

北京东三环路下的停车场,城市高架下空间再利用的典型

我们的城市,不仅不敢拒绝成规,还不厌其烦地附和,进而暴露了对自身品位的盲目。

城市中心是否应当被汽车主导?如果是,那么我们可以重回柯布西耶的畅想,建设一座座“光辉城市”,所有的道路节点都建成高架立交。

如果不是,那就要想一想,已建成的城市高架如何继续使用,以及如何得到更加和谐的处理。如同吉尔·阿由的诗:“玫瑰存焉,没甚为何。它绽放,因它绽放。它不在意自身,不问别人是否睹其芳颜。”

寿终,何以正寝?

“无论城市在初步形成时多么完美,它的建造都永无休止。”历史学家皮罗·科斯托夫说。

为了解决道路交叉口的拥堵,城市高架是最易于实现的形式。在效率至上的时代,城市高架鼓励了车行,又增进了停车。如此循环往复,用不了多久,又迎来更严重的拥堵,更长时间的拥堵,以及更大范围的堵塞。

很讽刺,原本是治堵的药,成了致堵的毒。手机地图上细细的红线,始终戳在高架路的脊梁骨上。它也被本雅明所预言,成了 “古老城市的褶皱。”它还像一张创可贴,糊在曾经完好的皮肤上。那么霸道,那么自负,如柯布西耶所写: “她主宰,她知道高度,她展现在大地上。”

编辑:梁霄

关键词:城市 高架 品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