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思政课教师变“网红”? 让思政课不再昏昏欲睡

2017年06月21日 17:22 | 作者:魏婧宇 王林园 柯高阳 | 来源:半夜谈
分享到: 

“什么都不说了,只有一个字———‘赞’!”一名修完《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课程的学生这样评价王向明的课。事实上,这也代表了大多数同学们的心声。 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学生黄子翊眼中,王老师的课成为“畅销款”很自然。“他不回避同学们对理论的质疑和提出的问题,态度真诚;并且,他用事实和案例说话,教学形式丰富多样,从不刻板说教。”

“教学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学生从‘60后’变成了‘90后’,教学方法也必须不断更新。”为了保持与学生们在“同一频道”对话,在繁重的教学、备课任务之余,他“心里随时绷着一根弦儿”,注意从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于是,在王老师的课堂上,同学们可以听到用唯物史观分析《人民的名义》剧情走向,“舌尖体”的举例论证,还可以参加“毛泽东诗词朗诵和演唱会”环节。“无论是什么元素,只要对教学有益,我就把它加入课堂中。”他说。

思政课“网红”教师无独有偶。徐川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一名80后思政课老师,去年“五一”期间,他的一篇名为《答学生问:我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文章被青年学生刷屏,成了网红。他在南航开设的思政课一改过去单调、灌输的刻板印象,深受学生喜爱。“上党课就像给学生做美食,如果希望学生能够大快朵颐地享用,不但要用料讲究,食材上乘,最好送餐方式也别出心裁。”

思政课也能变得“日常化”,课上课下不再泾渭分明。比如,老师们与十几位学生同坐一桌,一边吃午饭,一边聊学业和人生,这是发生在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午餐会”上的一幕。“每位教职工都是学生的‘引航者’”,院长王本朝介绍,午餐会就是为了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关心和帮助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鼓励每位教职工都主动承担起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责任。

“大学应该怎样合理规划呢?感觉自己每天都在不停忙又好像一无所获。”一位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学提出了自己的困惑。王本朝教授告诉大家:首先要充分认识自我,在此基础上树立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并不断总结反思,一步一个脚印、勤奋拼搏、积极钻研,努力完成一个个的小目标,才能最后完成自己的大目标。有同学抱怨自己阅读量太少时,王本朝笑着分享了自己大学期间在图书馆长期阅读、查阅资料的美好往事,鼓励大家要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

“能与老师们共进午餐,并积极帮助我们排忧解难,指导我们的学习生活,让物质食粮转化为精神食粮,这样的活动可以一直有。”午餐会结束时,同学们还感觉意犹未尽。

编辑:梁霄

关键词:思政课 教师 网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