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思政课教师变“网红”? 让思政课不再昏昏欲睡

2017年06月21日 17:22 | 作者:魏婧宇 王林园 柯高阳 | 来源:半夜谈
分享到: 

自2016年11月薛荣在直播平台上开设“非公企业党建学院”至今,她的移动直播每天都有七八万人观看。薛荣说:“移动直播讲党建的力量不可小觑,未来我将充分利用新媒体让更多的人学党建、知党性,关心国家大事。”

一段时间以来,高校思政课教师在某种程度上可谓“单兵作战”,思政课也很容易陷入“孤岛”境地。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高国希认为,思政课要承担传递一个国家核心价值观、塑造国民精神面貌的使命。为此,就要在传统思政课体系之外,让更多领域的大家名师参与进来,分享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打造思政教育的“同心圆”。

位于海南岛最南端的三亚学院,就是依托富有共享理念的“慕课”网络平台,与清华大学等优质高校教学资源实现互联互通,建立并深化适合本校特点的教学路径,在做好“规定动作”的同时重视设计“自选动作”。“慕课”分为线上线下两个学习渠道:线上渠道主要指网络视频课程学习、课后小结测试和第二课堂学习;线下渠道主要指和教师面对面答疑解惑。

三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邓元秀说:“互联网原住民一代的学生对‘照本宣科’的教学不是很感兴趣。开展混合式教学以后,课本知识点这些‘规定动作’,同学们在网上已经和清华名师学习过了,所以我们需要设计自己线下教学的‘自选动作’,或是不断扩展、或是深化凝练、或是实践反转,发挥自己的学科专长,释放教学能动性。”

“慕课”也将学生也从僵化的课堂中解放。三亚学院学生王润泽认为,“慕课没有时间、人数、地点限制,我们通过网络,自主学习,课程被分成知识点、录制成‘微课程’,许多个小问题穿插其中,就像游戏里的通关设置。”

复旦大学也建设了混合式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逐步实现了思政名师教学共享、学生深度参与、教师个性化解疑释惑。在新近调查中,82.4%的学生认为这一新形式提高了自身学习能力。

除直播和在线课程外,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极具代入感的技术也已应用到思政课中。在北京理工大学的思政课上,学生们戴着VR眼镜便从21世纪“穿越”回到艰苦的长征时期,跟随红军战士爬雪山、过草地,亲身经历生死一瞬。(半月谈记者 魏婧宇 王林园 柯高阳 李强 李雄鹰 参与采写:陆欢 魏莘)

编辑:梁霄

关键词:思政课 教师 网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