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党派·声音>好声音 好声音

民建苏华:深化产教融合 抓好“中国制造”的源头活水

2017年07月03日 10:43 | 作者:苏华 | 来源:团结报
分享到: 

深化产教融合 抓好“中国制造”的源头活水 


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制造用调结构转方式引领新常态,中国制造业规模跃居世界第一,载人航天、高铁装备等一批重大技术装备取得突破,居世界前列。一些快速转型的企业已在提质增效,一批敢于创新的企业已跃上时代潮头。中国制造正一步一步向“中国创造”“中国质量”和“中国品牌”转变。

然而,一连串值得骄傲的成就背后,中国制造也存在一些问题,表现为长板很长,短板太短。中国制造全球70%的手机,使用自主芯片却不到3%;号称世界工厂,老百姓却跑到海外买马桶盖、电饭锅;2016年世界品牌500强榜单中,美国227个,中国仅36个;高端装备关键基础材料和核心基础零部件等严重依赖进口,很多企业陷入“要卖包子先种麦子”的被动局面。

面对中国制造发展不平衡的难题,我们要“看清楚”中国制造的现实,但不能“轻看了”中国制造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人才。”要完成中国制造由大变强的战略任务,人才是第一资源。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关键在产教融合。只有深化产教融合,才能切实抓好人才与创新这两个促进中国制造加快发展的源头活水。

一步走不出两个脚印,单键弹不出七个音符。只有“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四轮驱动,让行业企业成为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格局的重要力量,校企协同育人,才能谱写出中国制造的和谐乐章。

政府要变主导为引导。加快《职业教育法》修法进程,明确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和功能定位,政府根据第三方评价对职业院校拨付生均经费。完善企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到职业院校担任专兼职教师的相关政策。国家可通过财政支持、减免税收等措施,鼓励企业尤其是大型国企率先参与产教融合。

行业要变指导为评价。建立以行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质量第三方评价机制,构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将行业调研、行业规划、职业资格标准、技能等级考核等纳入行业协会职能范围。

企业要变被动为主动。推动企业成为职教供给侧改革的供给者,实现从开放办学到校企共建生态系统转变,从订单模式向共建互动平台转变,实现生产过程教学化。大力弘扬胸怀产业报国理想、勇于创新创造的企业家精神。将企业开展职业教育的情况纳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学校要变独行为同行。要把企业引入校园、产品引入实训、工程师引入课堂;要让教师进入车间、学生进入工段、教学进入现场。通过“三引三进”,把教学、实训、研发相融合,把崇尚劳动、敬业守信、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的工匠精神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培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高度融合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学科领军人才和教育家。

建设制造强国,要多元主体形成合力。要突出行业、企业办学主体作用,深化教育链、产业链融合,主动对接和服务动能转换、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与政府、学校同心同德“大合唱”,激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大棋局”,为涌现更多中国好创造、中国高质量、中国大品牌夯实基础,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作者系民建四川省委会副主委)


编辑:李晨阳

关键词:中国 企业 融合 制造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