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成品油低价背后的争夺战:地炼与两桶油抢夺加油站

2017年07月05日 17:01 | 来源:新京报
分享到: 

【原料较量】

油源是命脉 油品升级增加地炼成本

优质油源是油企的命脉,而相比两桶油,地炼在获取优质原料上的劣势明显。

6月30日,在山东桓台县经营一家炼油厂的马先生对新京报记者说,对于地炼行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原料,但这方面,地炼一直都是在两桶油的夹缝中求生,曾一度“无米下炊”。

2013年中国化工集团获得1000万吨原油进口权,但仅有21家企业获得配额,并且每年动态调整。那些未获得配额的地炼企业,就不得不采购价高、产品质量低的燃料油作为原料。

优质原料受限阻碍了地炼企业的发展。当地一位地炼企业负责人介绍,每家地炼油企业内都有一个专门的原油期货部门,来为企业经营做投资和避险。此外,目前地方炼油企业的业务覆盖方面,从过去小到只加工一个环节,大到从加油站到便利店,再到环保农业。“可以看到不同类型的地炼企业都在寻找自我突破,在两桶油的围剿中寻找更大的生存空间。”

炼油而不是炼化,终端布局起步晚,运输短板,铁路、管输少,地炼品牌认知度不及主营。

过去,很多地炼企业的原料是杂质多,硫、酸和重金属含量较高的燃料油,加工难度和成本较高。如今,在从海外直接购买原油后,加工的难度和成本降低,油品质量接近主营,有的地炼企业还成为“京六”标准油品的供应商,如山东汇丰石化等地炼企业。但原料受限,油品质量以及升级挑战,仍是横亘在地炼头顶的两座大山。

而相比之下,央企由于加工品质较好的管输原油,因此加氢负荷较小,加工难度相对较小。

同时,受成品油批发、零售政策以及加油站布局限制,地方炼化企业销售网络建设起步晚、空间小、不完善,自行零售空间小,大幅压缩了地方炼化企业的利润空间。隆众分析师薛群介绍,“地炼企业产业链相对主营来说,更加单一,主要集中在柴汽油环节,而对产品上下游的开发较少,不像主营产自销一体,链条完善。”

近年我国环保要求上升,油品逐年升级,也加重了地炼企业的负担。公开资料显示,油品升级在山东省的具体时间安排为:2014年1月1日起,全面供应国四标准汽油;2015年1月1日起,全面供应国四标准柴油;2018年1月1日起,全面供应国五标准汽、柴油。一位地炼企业负责人透露,“不考虑前期装置投入,油品质量每上升一个级别,增加420元/吨的脱硫成本,炼厂需要承担210元的成本,这对地炼来说打击甚重。”

编辑:梁霄

关键词:成品油 低价 加油站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