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史记·资政>战争硝烟战争硝烟

侨胞与祖国的共同抗战

2017年07月20日 15:50 | 作者:李冰洁 采访整理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积极参战的热血战士

“空军战魂”高志航

2015年,高耀汉曾应邀参加中国政协文史馆举办的“抗战纪念活动海报展”,当时,办展的华侨代表陈守仁请他讲讲父亲的故事,高耀汉则风趣地说:“我父亲(高志航)牺牲的时候我才两岁,所有我知道的父亲的故事,都是你们告诉我的。”

英年早逝的高志航是中国空军王牌飞行员,抗战期间被称为“空军战魂”。

1920年,高志航投笔从戎,考入东北陆军军官教育班,后到法国学习两年飞机驾驶,回国后在空军任职。抗日战争期间,高志航任中国空军驱逐机部队司令兼第四航空大队大队长。

1937年11月21日,高志航奉命赴兰州接收苏联援华战机,转场至河南周口机场时,部队遭遇敌机空袭,伤亡惨重。高志航跨进座舱准备起飞迎战,但座机发动不了,战友劝他暂时避一避,他说:“身为中国空军,怎么能让敌人的飞机飞在头上?”就在他们第三次开机时,密集的炸弹从空中投下,高志航连同14架飞机消失在一片火海中。

殉国时的高志航,双手还紧紧握着飞机的操纵杆,时年30岁。

“空中战神”张光明

在高志航任大队长的空军第四大队中,还有一位“空中战神”——八一四空战英雄张光明。张光明是河北昌黎县人,1931年日本侵占东北时,年仅20岁的张光明愤而投笔从戎,在北平投考空军。24岁从笕桥中央航校第5期毕业,被派入空军第四大队。

1937年8月14日(即淞沪战役)清晨,张光明所属第四大队驾霍克-Ⅲ型战机紧急升空。此役张光明任高志航大队长二号僚机,巡航于7000英尺高度,遭遇日军九六式轰炸机群自5000英尺云下通过,高志航领队发动攻击,击落6架日机,张光明也首开纪录,击落其中一架。

“二战”初期,日德战机都很先进,非英美战机能比,何况中日空军战机数量悬殊。因此,当年中国的空军战斗机大队,又称为“中尉大队”,因为刚毕业的飞行员阵亡速度太快,离开航校进入部队,还没来得及升上尉,80%就已阵亡。

张光明是少数抗战期间从头到尾都一直在出勤执行任务的飞行员。他有超过250次的出战纪录,其中70次以上是攻击铁道和仓库等日军地面目标,30余次“空中格斗”,共击落日机4架,空中跳伞1次,负伤7次……他获得空军战功奖励无数,被誉为“空中战神”。

家住美国洛杉矶的华侨张昭,是参加汉口空战、驾苏联造伊-15型飞机与日本九六式飞机在空中格斗的飞行员张光明之子。

关于汉口空战的故事,张昭都是听父亲讲的。

“1938年2月18日上午9点,在紧急警报声中,我们驾驶4架战机编组起飞。不到3分钟,就发现高空中十余架敌机正从后上方俯冲攻击。第一轮交战,我的三架僚机都中弹着火下坠,我单机与群狼展开生死战斗,连续做翻滚飞行,伺机还击。不料雪上加霜,我刚将头探出座舱,飞行镜就被强风吹翻,遮住左眼。我的双手忙于操纵飞机,无暇扶正眼镜,只能用一只眼与敌作战,周旋在机场与汉水间上空。

没有友机解围,也没有地面火力支援,我就决定采用对头攻击。正当我直飞刚刚达到一定的速度,突然有一日机从后方冲下,我猛然反向做扬角。对战时敌机升高脱离,我加大速度做出有效的一击。敌机冒出白烟,被我击中。

突然又有一架敌机,于后下方偷袭,我机左下翼座舱前子弹箱顿时开花,失去平衡,左下机翼有断裂危险,我马上减速,倾倾斜斜迫降机场。

经检查(飞机)共中弹210多发,大多在机身左下翼及腹部。最危险的三颗,打在保险伞的坐垫里。再高半寸,我就臀部开花,尤为惊奇的是,前面子弹箱开花,机腹两侧中弹多发,而我的双脚双腿都没有中弹受伤。真是幸运,天佑我也。”

华裔空军黄潮惠

“二战”期间,新西兰海空军作为英联邦军队或者盟军的一部分进行作战,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在新西兰皇家空军的抗战战士中,仅有两名华裔作为新西兰皇家空军飞行员参与“二战”,黄潮惠就是其中的一位,也是当时唯一一位苏格兰第二军团的中国人。

黄潮惠(又名比尔)1921年出生于新西兰的克赖斯特彻奇市,1930年由于父母收入有限,生活非常艰苦,他和弟弟乔治被送回中国老家———广东省增城县瓜岭村,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

由于日军的侵略,1936年,黄潮惠的母亲借了一笔钱将孩子们接回新西兰,由于付不起高昂的学费,黄潮惠不得不开始找工作。1937年8月,国内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黄潮惠和弟弟乔治在奥塔哥华人社区帮助筹集资金,同时每周从自己的收入中拿出钱来,为中国的武装力量和难民购买医疗用品、服装、食品和日用品。

据弟弟乔治回忆说,他们起初每周捐献2先令,到了20世纪40年代时,已经增加到每周10先令。当时还是年轻人的他们四处收集捐款,发布通知帮助抗战,还参加协商和游行。

1941年,黄潮惠加入了新西兰军队,参加了达尼丁的肯辛顿地区训练后,被派往爱丁顿地区的军营,进行了3个月的操练、行军、武器使用和卡车驾驶等基本训练,之后,他又被派往苏格兰第二军团。因为不是土生土长的苏格兰人,黄潮惠又被转派到博纳姆的奥塔哥第一军团。随着时间的推移,黄潮惠的多数战友都被派往海外前线,而他则同那些已婚的新兵一起留在了新西兰,后来被派到距离巴尔克拉撒几英里的怀韦拉南部营地,在食堂工作,为那些入伍的已婚军人们分发香烟。

用黄潮惠的话来说,他从一个营地被“抛”到另一个营地。后来,他自愿加入了新西兰皇家空军,先后被派往不同的地方。也因此,在新西兰各地的陆军和空军军营里,他结识了许多中国侨胞,与他们成为了一生的挚友。

编辑:曾珂

1 2 3

关键词:抗战 侨胞与祖国的共同抗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