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徐梓:中国文化的尊师传统

2017年09月11日 13:53 | 作者:徐梓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尊师的民风习俗

如果说,尊师的思想观念和祭祀礼仪,还只是对于营造全社会尊师的氛围有利的话,那么,传统的民风民俗,则将尊师切实落实在了日常生活中。

古代入学礼的一个环节,就是要举行拜师的仪式。第一次到私塾进学从师,贽见礼是必不可少的,一些地方俗称“拜见”。所谓“子弟入塾,例必具贽见之仪。”学童第一天入塾,按传统习俗,先向孔子神位跪下磕头,后跪拜塾师,并献上“贽敬”。用作“贽敬”的有的是银钱,有的则是各式各样的礼物。如南方一些地区,是所谓的六礼,即寓意勤奋好学的芹菜、苦心教育的莲子、红运高照的红豆、功德圆满的桂圆和表达弟子心意的干瘦肉条。

无论是私塾还是家塾,在每年特定的节令,或者一学年开始或结束、或者学塾开办或关闭的时候,东家往往会向塾师致送银钱或礼物,以表示对塾师的礼敬,这就是所谓的“节敬”。节令的确定,主要依照我国传统的节日,但各时代或地区也有差别。有的是清明、夏至、端午、七月望、中秋、十月朔、冬至七节,有的是清明、端节、七夕和重阳四节,更多最重视的是三节两寿。“三节”是指端午节、中秋节、年节,“两寿”则是指孔子诞辰日和塾师生日。义塾的束修,通常由义塾的创办者统一备办,但遇到节令,则随各家情形,不作具体规定,所谓“若节间酒果之仪,或有或无,各随其便。”有的义学规定,遇到节令或先生生日,学生要向先生揖拜,以示礼敬。

有必要特别说说冬至。在中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冬至是一个颇为重要的节日。冬至之后,白天渐长,古人认为是阳气初动,所以把这天看作是一阳之首。古代这时是一学年的结束,如果东家和塾师没有续约明年,这时便是两人关系的结束之日。也有不少塾师和东家在这天续约,在过剩的师资资源和相对短缺的教师职位发生矛盾时,给教师以承诺、让其来年的生计有着落,这显然是一份大礼。

在我国北方地区,往往在冬至这一天,向教师表示礼敬。或者说,在冬至日,向教师表示礼敬,是这一节日的重要内容。这一天,北方很多地区,要像孔子生日那样,举行释菜,教师带领学生向孔子行礼。奠献结束后,弟子要拜谢先生,最后是同学之间互拜。这称之为拜冬。冬至的庆贺,更多的是酒肉吃喝,也就是所谓的“同学醵资宴师,停读数日,以为娱乐”:“冬至,塾中祀先师毕,设酒席敬先生。合邑皆然。”“生徒诣馆师叩贺,作酒馔邀宴。”“冬至日,名小年节,祀始祖。学校祭先师,生徒皆向师叩贺,馆东邀师宴。”有一些地区,这天也被称之为豆腐节,有的地方则以吃馄饨为主。在旧时各种资源尤其是生活资源极其匮乏的情势下,这天吃肉喝酒,改善教师的饮食,无疑是对教师表达谢意的一种良好方式,也是对教师工作的肯定和激励。

尊师的缘由理据

古人之所以尊师,而且代代相传,形成传统,首先是对教师职业的尊重。一个家族要子孙后代永远保持并发扬光大已有的家财产业和社会地位,实现保家亢宗,关键是人才。而教育是培养、培植人才的唯一途径。所以,很多家训中,都有《劝力学》的篇章:“子弟不可不学,不学则无以知礼义,非礼则无以保家门。岂独是哉,人能知学,贱者可使之贵,苟不知学,贵者反为之贱矣。是以学之于人,其利甚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举天下之业,皆无及也。”接受教育、为学读书被看作是知礼的关键所在,被看作是保家门的关键所在,被看作是天底下最崇高的事业。所以,“光宗耀祖,端赖读书。”

而为学和读书离不开教师。古人有这样一种观念,即教师对于一个人赖以安身立命和处世的才、德有造就培育之功。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教师的教导和栽培。“人之子弟,所藉以承先启后,关系甚大。”因此,教师的工作就不再是一桩简单的事情,而是事关他人前途和家族命运的神圣事业。所以,教师的教养与父母的生养,具有同等的意义。学生对教师自称弟子,教师被弟子称为“师父”,社会上流传着“德业之师,以父道事之”,“师徒如父子”,甚至“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说法,就肇端于此。

其次是对教师德业的尊重。教师从事的是传授知识的工作,一个基本的条件是要有一定的学识。一个“授经且句读不明,问难则汗颜莫对”的人,是难以胜任教师职位的。此外,教师还必须以身作则,以己示范,养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会做人之道。这样的教学目标,决定教师既要为人师,也要做经师,教书与育人的双重使命不可或缺。既要“行谊谨厚”、“立品端正”、“品行端方”、“敦品励行”,也要“才华擅长”、“经书熟习”、“学问通彻”、“文义通晓”,总结为一点,就是要“经明行修”、“品端学粹”、“品学并称”、“文行并美”的说法,或者说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因此,一个合格的教师,首先必须是学生乃至世人行事的榜样,视听言动的模范。“师,所以模范人伦者也。”“盖师所以模范学者,使之成器,因其材力,各俾造就。”师模或师范的意义,就在于他直接影响了学生,甚至铸就了学生。“为师者,弟子之所效法。其师方正严毅,则子弟必多谨饬;其师轻扬佻达,则子弟必多狂诞。”教师只有自己具有了良好的品格和风范,才有可能把学生塑造成“圣贤的坯璞”,完成教育的使命。

教师作为古代乡村的知识分子,他是当地的知识精英。人们按照知识精英的标准来看待他,他也以知识精英的标准来要求自己,自觉主动地承担作为一个知识精英所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在乡村社会,教师除了教学工作之外,还承担了几乎所有和知识有关的社会工作,比如,为别人的孩子起名命字;为人撰写墓表、墓志铭;逢年过节为别人拟撰并书写对联;帮助本族甚至其他宗族编修家谱;甚至观天文、查地理,为亲邻占卜吉凶、推算人生命理、看相、堪舆,等等。

在儒家文化中,知识和道德之间有着难以离析的关系,传统的学问往往具有极为厚重的伦理色彩。在这种情形下,一般说来,“学优者德厚,学浅者德薄。”所以,乡民不仅把教师当作知识精英,而且也当作道德师表来看待,很多教师自己也按照道德师表来要求自己。正像台湾学者王尔敏先生所说,除了自己谨学慎行、严肃自律、循规蹈矩、躬自践履之外,很多教师还教导乡民,劝善规过,落实儒家礼仪,维系社会风习。他们既是一个村落中的知识精英,也是一方道德秩序的看护人,是“乡曲之导师,地方之柱石,一方文教重镇”。如果说“村塾所在,即为一方儒学中权、道德推动据点”,那么,塾师便是其中的关键。所谓“学校为观摩之地,绅士乃教化所先。惟闭户潜修,立品敦行,庶可表率四民,仪型乡里。”

由于具有知识精英和道德师表的双重身份,塾师虽然久居乡村,生平行迹,可能不出四五家烟村,甚至贫寒困顿,吃了上顿没有下顿,但“乡邦群黎依信仰望,已崇若嵩岳,戴为一方文宗,奉为当代圣贤”,在乡村社会中享有极高的威望。

最后,是对教师所代表的“道”的尊重。自唐代韩愈的《师说》之后,“传道、授业、解惑”就成了教师的职责所在。人们对授业、解惑的认识较为一致,这就是授知识之业、为学之方,解偏弊之惑、不解之疑。但传的是什么道呢?有人解说是为人之道,也就是做人的道理,或者说,传道就是要教人懂得怎样才算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教人懂得并自觉努力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在我们看来,传道当然包括了做人之道,但绝不仅限于做人之道,它有比做人之道更加深广的意蕴和丰厚的内涵。

《性理字训》中,有两次解说“道”。在《造化·第一》中,有“形而上者,无声无臭,是之谓道。”相对于“有方有体”、形而下的“器”而言,“道”看不见、摸不着,这说的是“道”的特质,而不是“道”的内容。在《情性·第二》中,这样解说“道”:“人伦事物,当然之理,公平广大,人所共由,是之谓道;道之界辨,精密有条,各止其所,确然不易,是之谓理;道得于心,蕴而不失,是之谓德;道著于事,积而有成,是之谓业。”这里,“道”与理、德、业并举,可见它不局限于“道德”一途。有鉴于此,我们认为,韩愈所谓的道,既包括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子的思想学说,又指他们递相传承的脉络和系统本身。综合而来,所谓的道就是儒家之道,就是儒家的传统,或者说,就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所谓的传道,就是人们常说的“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在传统文化的传承过程中,教师起着极其关键的作用。《学记》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强调建立国家、治理百姓,要把教育放在优先的地位,在教化民众、移风易俗上下功夫。这也就是说,治国理政也一定要通过教育的途径,采用教育的方法。而教学的实施者是教师,教育工作需要教师来实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只有教师被尊重,教师所承载的“道”才会被尊重;只有“道”被尊重,世人才会敬学向学。“尊师”往往和“重教”、“重道”关联,组成尊师重教或尊师重道的句式,原因即在于此。

尊师的传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一方面,尊师是重学、重道的表现,只有在重教的社会风气中,在重道的文化氛围里,“教”的实施者和“道”的守护者的价值才能凸显,才能赢得世人的理解和敬重。另一方面,尊师也使得我们的民族更加笃信教育,相信教育能够改变命运,读书能够优化素质,提升境界,这进一步促进了全社会的向学之风;尊师也强化了整个民族对自己文化的认同,并满怀温情和敬意,自觉地守护和弘扬。

当然,我们也不必忌讳,而且必须指出,尊师的片面化和极端化,也对我们民族及其文化具有负面影响。比如,在尊师的旗帜下,强调对家法的继承,对师法的恪守,不许学生自出机杼,限制标新立异,更严厉禁绝大逆不道的另立门户。这些都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后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对民族文化的创新和发展,起了一定的阻滞作用。

编辑:位林惠

1 2 3

关键词:孔子 文化 尊师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