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聚焦点聚焦点

郑军:围绕“双一流”建设目标加油干

2017年09月27日 15:13 | 作者:郑军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注重特色发展,提升高校内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有中国特色,并强调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意见》也强调,改进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研究制定高等学校分类设置标准,制定分类管理办法,促进高等学校科学定位、差异化发展。许多关于“双一流”建设的文件精神均要求,加强总体规划,鼓励和支持不同类型的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差别化发展,要求学科优势突出,具有不可替代性。没有特色就没有价值,有了特色才可以强校,尤其是我国在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新形势下,发展特色可以提升高校内涵发展。因此,入选高校应把握发展方向,创新发展理念,通过学科融合创建出更好地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服务的特色学科或特色学科群,通过创建中国特色实现世界一流。

着力学科融合,深化结构性改革。学科是大学的基础,一流学科是高校创建中国特色进入世界一流的基石。无论是以一流学科还是以一流大学入选“双一流”建设的高校,均应将学科建设作为高校发展的核心。然而,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改革创新突飞猛进,传统学科因缺乏国际竞争力而难以起到引领作用,单一学科因缺乏综合实力而难以支撑一流大学。所以,入选高校不仅应将现有的一流学科发展好,还应根据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的路径,系统规划、稳步推进,实现多学科相互支持、协同发展,这不仅有利于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实现开拓创新从而形成中国特色并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而且有利于扩大视野、推动解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不仅可以通过学科融合催生新兴学科,还可以通过携手共进带动其他学科共生共融。

“双一流”建设不搞终身制

按照国家“双一流”建设实施办法,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五年一个周期的建设期末,高校要对建设情况进行整体自评,对改革的实施情况、建设目标和任务完成情况、学科水平、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等进行全面分析,发布整体自评报告,专家委员会再参考有影响力的第三方评价,对建设成效进行评价,提出评价意见,根据期末评价结果等情况重新确定下一轮建设范围。由此可见,“双一流”建设打破了身份固化,不搞终身制,建立了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有进有出的动态调整机制,体现了“双一流”建设处于建设期。因此,入选高校应抓住难得机遇,重在建设,不能一劳永逸。同时,按文件精神,中央财政将中央高校开展“双一流”建设纳入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中统筹考虑,地方高校开展“双一流”建设由各地结合实际推进,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中央财政只是给予引导支持,这一分级支持、动态支持、合力支持的原则,给入选高校较大压力,唯有不忘初心,持续发力,在“双一流”建设过程中执着追求,沿着建设目标勇往直前,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编辑:位林惠

01 02

关键词:建设 高校 双一流 学科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