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讯息讯息

从一首小词《定风波》看苏东坡的人生境界

2017年11月27日 15:16 | 作者:陈洪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这是小词的第一重境界———笑傲风雨,乐对人生。

第二重境界是“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说到“平生”,就由眼前的这个实录实情,伸展开来、穿越了时空。“烟雨任平生”,就是说“我一生的境遇,我一生的姿态,都是如此”。这样一来,“烟雨”就有一个深层的比喻义,它就不只是自然界的风雨,更是人生的风雨历程。

“一蓑烟雨任平生”这一句,写得非常好,是一个警句,也可以说是一个妙句。妙在哪里呢?首先是画面感。“一蓑”和“烟雨”,两个意象构成了富有张力的画面。中国古代诗词有一个特点,就是把一些名词性意象直接连接到一起,中间没有动词或介词,从而构成意味丰厚的境界。如大家熟知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所谓“一蓑”,就是一个披着蓑衣的人;“烟雨”,则是弥散于天地的雨雾。前者是微小的,但又是具体的、生动的、勾勒出很清楚的形象;后者则是朦胧的、模糊的背景。于是,二者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张力。一个很大的、很模糊的、晦暗而带有压迫感的“烟雨”,和一个很清晰的、微小的,却是被聚焦的人,共同构成这个画面。这样的矛盾的状态,便产生了艺术的张力,而强化这个张力的是一个“任”字。“任”,是一种态度,“任由他”。“一蓑烟雨任平生”,我平生都是在这样混沌的弥散的烟雨之中,吟啸徐行。

更妙的是,“一蓑”的“蓑”字既具有写实性,更具有象征性。而这种象征性也是在互文的视野中呈现出来的。从字面上看,“蓑”字可以有两种讲法:一是“一个身披蓑衣的人”;二是“披上这一袭蓑衣(走入烟雨)”。这个角度稍微有点不一样。但是不管哪一个,“蓑”字在这里是修辞的指代,指代的是披蓑衣的那个人。现实生活中,披蓑衣的大多是渔夫和农民。但在文学作品中则不然,这样的例子很多。如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以“蓑”来指代人有什么味道呢?东坡另一首诗中写道:“江湖来梦寐,蓑笠负平生。”“蓑笠”与“江湖”相联,表现的是一种生活状态,即远离了庙堂散淡于草野的隐逸生活;更重要的是,还表现一种人生理想、价值取向,即摆脱名缰利锁之后的精神自由。所以“一蓑烟雨”,既是一般修辞意义上的一个指代,同时又携带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前面分析的“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体现了一种操守:即便身处恶劣的环境,我自坚定前行。这近乎于儒家的理想人格境界。而“一蓑烟雨任平生”,则有一种和社会普遍的功利性价值相悖的、自我疏离的倾向,这近于道家。“一蓑烟雨”而又“何妨吟啸”,表现出诗人强韧自信的意志和从容超脱的态度。

这首小词,难解的是第三重。前两重即使不知道“互文”等方法,大致的意味也能体会出来。可是“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情况就不太一样。“也无风雨也无晴”,不是风雨天,也不是晴天,似乎与形式逻辑的排中律有些抵触——也不是好天也不是坏天,这种表达比较奇特。

下阕写诗人经过了微风吹面、酒醒之后忽然产生的一个感觉,回首来路,“也无风雨也无晴。”类似这样的句法,如到先秦诸子里去找几乎是找不到的。但是,在佛典里却比比皆是。以《维摩诘所说经》为例来看:“非有烦恼,非离烦恼”说是大彻大悟的境界,没有烦恼,同时又“非离烦恼”。在佛教里常见的一种表述叫做“般若智慧,是非双遣”,这种略带几分神秘的“般若智慧”含有两重意思:一是所谓的“真如”,就是不二不执的终极存在状态。也就是说经验世界中的区别、差别都不要太当真,对于内在的感觉与外在的现象,也不要过于执着,不要把它看成终极性“真实”。二是“缘聚假有,缘散真空”,任何一种现象,都由因缘凑合而成;因缘凑合到一起就有了这个现象或事物。但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条件一定会改变,特定的因缘没有了,这个现象或事物也就不存在了。在这个意义上,不要把一个现象的存在当成一种永恒的绝对真实。这就是所谓的佛教的“般若智慧”。这样的一种观念,就是要超越有限去追求无限,也就是哲学意义上的精神层面的自由。

我们且来看一看苏子由对其兄长在黄州这段生活的评价,对我们理解这首词会很有帮助。子由说:

公之文,得之于天……谪居于黄,杜门深居,驰骋翰墨,其文一变,如川之方至……读释氏书,深悟实相,参之孔老,辩驳无碍,浩然不见其涯也。

意思是说东坡是个文学天才,他到了黄州之后,诗文创作上了一个大台阶,就好像春潮澎湃,妙思泉涌,写出了大批非常高妙的诗文。为什么到了黄州诗文创作更上一层楼呢?是因为他的精神世界更阔大、更深邃了,苏子由说了三层意思:一层,“读释氏书”,读了不少佛经,“深悟实相”。“实相”,就是世界的本质,世界的本来的面目。说东坡读了之后,对世界、对人生、对宇宙,有了一种领悟,一种更透彻的体认。另一层,“参之孔、老”,说东坡把佛、道、儒三家思想融会贯通了,达到了“辩驳无碍”的境界。“辩驳无碍”,也就是找到它们在更高层次相通的地方,实现了三家的并存相融而互补。第三层,“浩然不见其涯”,说东坡由于思想上通过三家会通有一个大的提升之后,诗文创作随之出现大的突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境界。

苏东坡自己也曾在给其弟苏子由的诗中说:“君少与我师《皇》《坟》,旁资老聃、释迦文。”意思是你(指苏子由)和我小的时候,跟着父亲学的都是儒家的经典,后来我又以道家和佛家的思想相参证。正是在黄州时,东坡的知识结构有了很大的变化,思想认识和胸怀都与之前有相当大的不同,而他的学术思想也更为通达开放。北宋时期,以“三苏”为核心的蜀学与新学、洛学鼎足而三。蜀学派的特点是以儒学为核心,吸收借鉴佛理和道家,从而融通三教,形成了一种更开放的思想系统。

这期间,有一位佛门人物是东坡特别钟情的。这位佛门人物对于中国的读书人、士大夫影响至为深远,因为他提供了一种新的生存的范式。这个人物就是佛典中的维摩诘。维摩诘是个居士,在《维摩诘所说经》中,维摩诘的形象是“不舍道法而现凡夫事”、“在欲而行禅”,我将其概括为:“菩萨、魔王皆法侣,须弥芥子任往来。游戏神通慈悲心,火中生莲大自在。”他既不同于庄周,又不同于屈原,可以说他有济世救民的情怀与境界,但不作殉道者;既要为外在的目标奋斗,又把主体的人生安顿得精彩丰富。这种独特的人生模式就受到了历代才智之士的欢迎。

苏东坡一生从《维摩诘所说经》得益甚多,表现在方方面面:他主体高扬,出入无碍;他宠辱不惊,随处济世;他舒放自在,乐享生活。“舒放自在,乐享生活”是苏东坡的一个突出特点。他不是苦行僧,他乐享生活的轶事、传说特别多,林语堂的《苏东坡传》,这方面写得津津有味。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定风波》这首小词。前面留了一个小悬念,说“小舟从此逝”、“归去”,“逝”向何方?“归”于何处?从作品表层看,小舟是“逝”向“江海”,东坡所“归”是“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地。深一层讲,则是超越了俗世尘网,到达自由精神的归宿。苏子由评论东坡黄州的状况时用了“深悟实相”一语。“悟实相”就是“越虚妄”,这近乎于陶渊明的“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中所说的向往与追求。中间这个“悟”字其实也大有名堂。“觉悟”一词来源于佛教,“觉”者,觉醒;“悟”者,破迷破执。无论“觉”,还是“悟”,都需要有一个契机,所谓“当下大悟”。具体到这首小词,“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觉悟后的境界,而到达这一境界的契机则隐含在前面两句。

“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是实录,是写景,但也还有深度解读的可能性。佛教,特别是禅宗,讲“悟”很多,如“当头棒喝”。在禅修里,光照是一种契机。“山头斜照却相迎”、“料峭春风吹酒醒”,说山头云开,一道亮光映入眼帘,便有这个潜在的意味。当然,这层意味在若有若无之间。不过,“斜照却相迎”与“回首向来”是前后承接的关系,因此“若有”的意味还是更大一些的。“回首向来萧瑟处”,回顾走过的路——既有今天风雨中走过的道路,也有“一蓑烟雨任平生”,即大半生的人生历程。“也无风雨也无晴”,了悟之后再看,风雨也好,晴好也罢,都是过眼即逝的现象,不必牵挂在心上。于是,“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强韧、“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落与“也无风雨也无晴”的透彻就实现了圆融。

《定风波》这首小词,既有诗情又有画意,既有儒的担当、道的潇洒,又有佛的透彻。东坡并非刻意“装”进这么多丰富复杂的内涵,而是他的丰富复杂的精神世界适逢其机的自然流露。

苏东坡深邃的精神世界,往往以很平易的形式表现出来。比如“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表面看,他的诗十分通俗易懂,但内里的思想境界是丰富而高明与“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况味很相似。之所以我们能够欣赏西湖各种景色,是因为我们的主体阔大、包容、超脱、丰富,有如此胸襟方有潇洒自然的诗境,而透过自然潇洒的诗境我们看到的是作者高妙而笃实、超脱又执着的文化人格。这是苏东坡在中国古代士人中显得卓然不群的一个最根本的原因。


编辑:杨岚

1 2

关键词:定风波 苏东坡的人生境界 小词《定风波》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