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诸大建:光对标纽约伦敦,难成卓越全球城市

2018年06月12日 14:51 | 作者:诸大建 |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 

要将上海金融优势转为创新创意优势

“上海2035”的框架设计,可以概括为“一总三分”:一个总目标,即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建设有世界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三个分目标即“三个之城”,经济维度是创新之城,社会维度是人文之城,环境维度是生态之城。三个分目标,正好对应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人居署新城市议程的三根支柱——经济支柱、社会支柱、环境支柱。同时,还要加上“两个高”即高质量发展和高生活品质、“四大品牌”即上海服务、上海制造、上海购物、上海文化。

由此,我们可以粗略地说,“上海2035”有一个“12345”的发展战略。“1”是指一个卓越的全球城市;“2”是指两个竞争力,即经济竞争力追求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竞争力追求高品质生活;“3”是指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4”是指“四大品牌”;“5”是指五个中心,即科创中心、金融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经济中心。

在此基础上,可提出四个方面的建议以促进上海改革开放的再出发:

一是加强金融与科技的融合发展。

全球城市升级版不是单一的金融中心,也不是单一的科创中心,而是金融和科技的大融合。一段时间里,上海有关金融中心和科创中心的研究甚至政策是分列的。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需要破解上海金融发展如何支持科技创新的问题,要将上海的金融优势转化成为创新创意优势,通过融合释放出乘数倍增的效应。最近成立的上海临港金融—科技联合园区,是一个值得做大做好的例子。

二是加强上海城市的宜居性与地点质量。

全球城市升级版不仅要通过降低商务成本来吸引企业和劳动力,而且要通过提高地点质量和生活品质来吸引高层次人才,进而达到吸引优质企业与投资的目的。它涉及教育、医疗、休闲、生态环境、城市便利性、政府体制等各种软环境。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上海应进一步提高城市宜居性与经济竞争力相匹配的程度,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更大力度跃升。例如,在资源环境消耗方面,要争取到2035年实现四个方面的负增长,即建设用地负增长、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零增长和负增长、水资源消耗负增长、垃圾产生量负增长。

三是加强政府、企业、大学的互动。

传统的全球城市发展是经济导向和要素驱动的,主要涉及政府和企业的互动;全球城市的新版本是可持续发展导向和创新驱动的,要强调政府、企业、大学之间的“三螺旋”和互动,这是全球城市合作治理的新要求。大学是溢出人才,企业是科技创新,政府则提供包容性的发展环境。三个主体之间相互联动,就能让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这里面,上海的大学和学科要有接地气的社会服务能力,要与上海城市的产业和社会相容,要为上海的创新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撑。由此,我们不用总是感叹“错过了马云、马化腾”,但一定要用好上海众多大学和研究机构的“智慧众筹”。

四是加强全球城市新版本的指标体系研究与建设。

上海要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从现在开始就要加强这方面的独立自主研究。可以结构化的全球城市新版本为目标,研究三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即全球城市经济竞争力的指标、可持续发展竞争力的指标以及二者之间的匹配性。要把世界最好标准和最好水平转化为上海自身发展的“北斗星”,并在国际对标中注入中国元素和上海韵味,以此来引领上海发展的战略规划和绩效评估。

坦率地讲,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单纯以现在的纽约、伦敦、东京、巴黎作为对标对象,没有自己的创新和超越,难说具有领跑意义。搞得好是并跑,搞得不好还是跟跑。就此而言,特别需要理论研究、政策创新“双管齐下”。

编辑:位林惠

1 2 3

关键词:城市 全球 上海 竞争力 创新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