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协·协商>建议 建议

让交响乐走近生活辉映时代

2019年04月01日 10:21 | 作者:郭海瑾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4月1日电(记者 郭海瑾)今年元月,历时3个月的中国交响乐作品回顾展演暨第六届中国交响音乐季在青岛即墨落下帷幕,跨越了青岛即墨、成都、广州、天津、武汉、哈尔滨和北京等7个城市,举办10场音乐会、一场论坛和多场回顾展,此届中国交响音乐季主要突出青年作曲家的成就,共展演了52位中青年作曲家的56部作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中青年作曲家作品最集中的一次展演。交响乐是音乐的高级呈现形式,那么,交响乐在我国的发展如何?中国交响作品有没有经典之作?交响如何植根中国大地并走近大众生活?本期文化周刊采访相关委员与艺术家作专题报道。

交响盛事全国唱响

“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我这里出帐外且散愁情,轻移步走向前荒郊站定,猛抬头见碧落月色清明……”这是由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国交响乐团原团长、著名作曲家关峡作曲的交响幻想曲《霸王别姬》的经典唱段。

在中国交响乐作品回顾展演暨第六届中国交响音乐季开幕音乐会上,交响乐《1911序曲》《千山万水》《远去的桅杆》《青芒果香》以及交响幻想曲《霸王别姬》等多部作品上演。“本届中国交响音乐季,最大的亮点便是展演了中国52位中青年作曲家的56部作品。”本届中国交响音乐季总策划、中国交响音乐季策划人、中国交响音乐季艺术中心秘书长何春生介绍道。

创办于2008年的中国交响音乐季是目前国内唯一一个只演奏中国作品的音乐季,其宗旨为宣传中国作曲家,展演中国作品,繁荣和发展中国交响乐事业。“已经举办六届,历经10年,一直在坚持这样的一个宗旨。”何春生继续介绍,正是因为始终秉承这一宗旨,“中国交响音乐季受到了我国老中青三代作曲家的欢迎。一般的音乐会要么演奏的都是外国作品,要么演奏中外作品。演奏时,中国作品因多种原因往往会被忽略。而中国交响音乐季的举办,弥补了这方面的缺憾,也最大规模地展演了中国作曲家的作品。同时,也为观众创造了集中了解和欣赏中国交响作品的机会。”

本届中国交响音乐季的展演活动,历时3个月,规模大、版块多;跨越7个城市,宣传覆盖面广,参与层次多;对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中青年作曲家创作的作品集中展演,文化含量高,影响深远。“本届展演活动,最大的意义在于集中展现了中国中青年作曲家的风姿,展示了中国作品的风采,让世界不仅看到了中国中青年作曲家和中国文化界、音乐界最有成果、最有成效的力量,还看到了他们的艺术表现方式,以及他们的思想表达,这在新中国的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协主席叶小钢表示。

此外,本届中国交响音乐季的集中展演也让中青年作曲家感到振奋。“我想,这也是从量变到质变,从高原到高峰的临界点,是交响乐攀登高峰的临界点,极大地鼓舞了我们作曲家在新时代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创作高峰作品而不断努力的信心。”关峡说道。

歌咏经典感悟交响

《黄河大合唱》《春节序曲》《人民英雄纪念碑》《梁祝》《红旗颂》《黄河》《地平线》《第四交响曲》《第一交响序曲》……一说起这些耳熟能详的交响乐作品,每个音符都好像跳动了起来,旋律回响在耳边……

从1916年萧友梅创作的中国第一首管弦乐作品《哀悼进行曲》问世至今,交响乐在中国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百年漫漫长路,中国音乐家在这条道路上不断实践、探索,留下了一曲曲经典之作。“这100多年来,每一时期都有代表这个时期的经典之作,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怀旧》,到50年代的《山林之歌》《梁祝》,以及60年代的《红旗颂》,70年代的钢琴协奏曲《黄河》,再到80年代出现的一批中青年作曲家的作品,包括我的《地平线》等,一直到今天,我国成熟的交响乐作品数量相当多,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足以让中国人自豪。”叶小钢指出。

时光荏苒,中国交响乐的经典之作,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变迁改变它们在人们心中的旋律,相反,历久弥香,影响深远。对此,关峡深有同感,他认为,“一直到今天,这些作品还不断上演着,在国内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与老百姓的关系更加密切,更加贴近。比如我创作的《激情燃烧的岁月》主题曲《第一交响序曲》,让交响乐走进了老百姓的心,引起很大的共鸣,很好的反响。”

尽管交响乐是一门舶来艺术,但回首它在中国的百年发展,从初创阶段,到改革开放,再到新时代的今天,作为人类共同文明形式的一个载体,“应该说中国交响乐已经拥有了中国人自己的母语体系的音乐语言,并且已经走向了世界,我们已经有很多重要的作品在世界各地演出,取得的成就应该说是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叶小钢对中国交响乐的发展充满信心。

走近生活植根人民

交响序曲《祀》、协奏乐曲《云南歌》、交响素描《木雀舞》、交响音画《云间》、管弦乐组曲《山之舞三首》、小提琴曲《彝》……这是由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创作的《哈尼交响》系列的部分作品,至今还在上演。

“《哈尼交响》系列作品的创作,开始于5年前。创作之初,是为了让我们的作曲家、演奏家、合唱团一起深入边疆,到人民中间去采风、考察,深入一线生活,接接地气,找找共鸣……”谈起《哈尼交响》系列作品的创作缘起,关峡对此记忆犹新,“2004年我到中国交响乐团,主要解决‘一个轮子’的问题,这支轮子就是创作人员对民族音乐的认知,对本土音乐的了解,以及对当下人们情感的领悟。只有这样,才能与高技艺演奏西方音乐的这只轮子,达到平衡驱动式发展;只有这样,不管在演奏方面还是创作方面,才能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奏中国原创作品上来。”

虽然历经艰苦和磨难,《哈尼交响》系列创作团队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感受到了哈尼人民的热情,看到了当地的民族乐器,听到了当地的民族乐音,采集到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这些都成为他们笔下、指挥棒下一曲曲悠扬、独特的旋律。“在国家大剧院上演,获得了很高的评价。后来,我们一起又回到了红河,邀请当地的观众去欣赏,一票难求,简直是一场盛况。为此,《哈尼交响》也入选为当年的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如今,依然在打磨、修改、提高,不断上演……”说起《哈尼交响》系列作品创作的前前后后,关峡对每一个场景、每一次演出情况都历历在目、如数家珍。

走近生活,扎根人民,回馈人民,艺术创作才能得到检验,艺术作品才能受到欢迎。其他艺术表现形式如此,交响乐亦如是。

“谈到交响乐,大家一般都认为它是高雅艺术,其实不要这样一概而论,我同意交响乐是严肃音乐的说法。音乐艺术的高雅与通俗、严肃与通俗,要看作品的内容、表现形式等。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春节序曲》《梁祝》《二泉映月》等,这样的作品,在我看来,属于交响乐中的大众艺术,不能用高雅与通俗、严肃与通俗来概括,因为它们普及程度大,大家耳熟能详;再比如,冼星海的《第一交响曲》、丁善德的《长征交响曲》、马思聪的《第一交响曲》等,这样的作品就是‘高雅艺术’了,因为它们大多主题宏大、意蕴丰富、思想厚重、巨制呈现。也正因为此,我们每次在举办音乐会或音乐季的时候,都会比较注意多演奏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听得懂的作品。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把每部交响乐作品当作普通的音乐来对待,当作人们都能听得懂的音乐来做,这样才能传播得开,才能使交响乐走近大众生活,并深入人心。”交响乐如何得到普及,如何走近大众的生活,何春生这样表示。

有着丰富的创作经验,从自己的感悟出发,叶小钢认为,“在创作上,要出一些能够接地气的交响乐作品,通俗易懂才能逐渐引领大众慢慢向高一阶的作品迈进和深入。因为中国的交响乐只要能真诚运用本民族的音乐语言,传达本民族的文化信息和人们的精神诉求,这样的作品就会受到人们的欢迎,我觉得这一实践并不是很困难。”

对此,关峡也有深切的体会,他说:“中国的交响乐,首先要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中国传统音乐的根基所在。在此基础上,学习、借鉴西方的创作经验和规律,整合提升中国的交响乐元素,这样才能中西贯通。还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把对时代的感悟、对生活的体验融会贯通,成为自身独特的创作方式,这样才能创作出本土化的、有时代气息、带鲜明个性特征的作品。”

随着交响乐在中国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地认识交响乐、聆听交响乐、感受交响乐、欣赏交响乐。交响乐在中国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它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它扎根本土、深植时代,探索出了一条真正属于自己的发展道路,成为记录新时代、书写新时代、讴歌新时代的一种不可或缺的表达方式。

编辑:王琦玮

关键词:青年作曲家 中国交响音乐季 经典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