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艺评 人物 展讯 画界杂志

首页>书画>资讯

贺年卡原来是这么来的…

2020年01月03日 16:33  |  作者:肖伊绯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从贺年帖到贺年片

贺岁拜年,是中国自古以来在春节期间的一项重要礼俗活动。据考,自宋代开始,投送“贺年名帖”的风尚便开始流行。这种“贺年名帖”,是由祝贺人在自己的名帖(类似于如今的名片)上,亲笔书写亲友同僚姓名或字号,并附有一些节日祝福语和贺词,再将此名帖送至亲友同僚家中。明代以后,贺年名帖亦简称贺年帖;过年互赠贺年帖,已成为民间的一种习俗。到晚清时期,又有商家在春节前夕用红色的硬纸制作贺年帖,帖上直接印有各类吉祥祝语,装帧精美。祝贺者只需在贺年帖上,填写亲友同僚和自己的姓名即可,既美观,又便捷。


许地山夫妇制作的贺年片,《时代文学》杂志一九四一年第一卷 第三期

许地山夫妇制作的贺年片,《时代文学》杂志一九四一年第一卷 第三期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贺岁依据乃是农历春节,而西洋各国贺年依据的则是阳历元旦。从每年圣诞节(12月25日)开始,至阳历新年之际,西洋各国流行互送贺年片的风尚,与中国农历春节期间流行互送贺年帖,虽同是互祝新年之举,可依据的历法是完全不同的。至于晚清时期,引进或仿照西洋工艺印制的贺年帖,虽样式已非常接近或几乎等同于西式贺年片,可因为仍是用于农历春节期间的贺岁活动,还并不是西方意义上的“贺年片”。

贺年片本是“舶来品”,乃是从西方传入的“新生事物”之一。晚清以来,西洋使节将阳历新年互致贺年片的风尚,带入中国。据《清季外交史料》(卷五十五)所载“总署奏各国使臣来署贺年片”条目(时为光绪十一年,1885年),可知清光绪年间,这一风尚已见诸官方记载。至此之后,将阳历新年元旦视为“洋节”与“西节”者,为迎合都市公众的时尚心理,渐有批量印制与发售贺年片的商家出现。

事实上,“贺年片”作为一个新名词,在清末官方文件中出现之后不久,民间亦有称之为“贺年卡”者,乃是因其为国内不常见的硬卡纸制作的关系。1916年12月,上海《时事新报》刊登有一则题为“介绍卡片”的简讯,文曰:

西俗贺年分送冬至卡片于亲友,以敦交谊,较中国旧例贺年函柬繁简不同,而礼尚往来,则一也。商务印书馆制有西式贺帖并凹凸版卡片二种,定价甚廉,中西人士用作琼瑶之报,藉联缟纾之懽,想必争先购用也。

从这一则简讯可知,上个世纪初,贺年片作为“西俗”,渐为中国都市人群所关注。且又因西方圣诞节与中国农历“冬至”在时间上相接近,产生了一定的“比附”与“亲切”感,西方各国流行的各类“贺年卡片”(圣诞卡或贺年片),作为与中国本土的贺年帖有所不同又有所联系的“新生事物”,渐有流行趋势了。

谨就笔者所见,可能比这一则简讯还要略早数年,中国国内就已然出现过一种将圣诞节、阳历元旦、农历春节“合为一体”的“贺年卡片”。这一现象说明,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进程中,“贺年”这一礼俗活动,正在突破各自所据历法的不同,正在交互融合中试图“本地化”了。

事实上,贺年片开始大规模地“洋为中用”,最早可能是从明信片开始的,最初又被称之为“贺年信片”。其实,明信片与贺年片,皆是“舶来品”,仍是从西方传入的“新生事物”之一。据载,奥地利早在1869年即开始发行明信片,成为西方各国中率先使用明信片的国家。明信片是用硬卡纸印制的,正面印有邮资图(或印有线框标志贴邮票位置)和收信人地址、姓名的格式,背面供书写通信内容。明信片于清末传入中国后,清政府于1896年即印制邮政明信片,开始投放使用。无论传统的农历春节,还是后来流行的阳历新年,通过邮寄或投递明信片祝贺新年,很快成为中国都市人群所热衷的一种贺年方式。

谨就笔者所见,早在1917年1月,上海《时事新报》就刊登有文明书局的“贺年信片”广告。这一广告的出现,表明国人贺年活动与寄递信函相结合的商机,正在为商家所重视。只不过,此时的“贺年信片”,还不是“贺年片”与“贺年明信片”的结合体,还只是可用于寄递的、简柬式的、还得装在信封里的“贺年片”之一种而已。且看广告语称:

五彩精印新式

绅商学界普通四种

贺年信片

我国新岁例有贺年信片,千篇一律,陈陈相因,甚不合用。本局现仿西式,制成五彩硬纸贺年信片,祝贺词句分绅、商、学、普通四种,各随其用,于我国习惯最为相合。价亦低廉,新年将届,速购是幸。每张大洋二分。


赵元任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期间(1910—1914)自制的带有个人肖像的贺年明信片

赵元任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期间(1910—1914)自制的带有个人肖像的贺年明信片


一年之后,1918年1月,上海《时事新报》又刊登了商务印书馆的“贺年明信片”广告。这可能是中国国内将“贺年片”与“明信片”合二为一最早的一个实例。其广告语如下:

商务印书馆

新式贺年明信片

彩印中西贺年明信片,各十二张,每张三分,每组三角

中西合璧贺年明信片,十二张,每张三分,每组三角

大号双页贺年明信片,十二张,五角

小号双页贺年明信片,十二张,五角

以上各明信片均系以中西文祝贺之词,印以金字颜色,极其华丽,印制尤为精雅,以作贺年之用最为合宜。

1920年12月,上海《时事新报》再次刊登商务印书馆的“自制各种新式卡片”广告。这一广告不再强调“贺年片”与“明信片”的功能合体,而是将双页贺年片定义为“贺年卡”,单页贺年片则径直称之为“贺年片”,在商业印售领域率先实施了对“贺年卡片”的功能细分。

上述三则广告案例说明,无论是“贺年信片”还是“贺年明信片”,无论是装在信封里的“贺年卡”,还是可以直接邮寄的“贺年片”,至少在一个世纪之前,即已在国内开始规模印制与集中发售了。可以想见,至此每逢阳历新年之际,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各大城市贺年片的发售与寄递活动,日渐踊跃起来。

编辑:杨岚

01 02 03

关键词:贺年片 贺年 中国 新年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