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秀·风采秀·风采

靳燕:守护“夕阳红”三十三载初心不变

2020年01月07日 09:50 | 作者:靳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黄改荣简介: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南省知名专家,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学老年医学委员会常务委员,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老年医学分会常务委员,民盟河南省委副主委,民盟中央委员。

1


心路·心语

■热爱

做医生最重要的是:热爱生命。我现在除了老干部病房的工作外还有每星期固定的门诊时间,在门诊病人中有许多老百姓,在我眼中病人是没有身份差异的,都需要我去付出爱心。

■重要

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发展,“银发浪潮”正快步到来,老年医学的发展,特别是老年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显得愈发重要。“由原来的边缘学科逐渐变成支柱学科、核心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对这一改变,黄改荣也感到“出乎意料”,“老年医学工作者也变成国家最重视、社会最需要、百姓最欢迎的人。”

■三个“很”

作为河南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委,黄改荣用三个“很”描述了自己今年的状态,“很忙,很充实,很有收获”。

■基层

“我是一名来自基层的医生……”这是黄改荣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自我介绍。“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我认为要真正反映老百姓的困难,真正去给老百姓解决问题。”

■代言

“每一次出诊就是一次调研,每一次接诊、每一次查房,都在为履职做铺垫。”从医33年,黄改荣一直关注着“养老”和“看病”如何结合的问题,倾听百姓意见,破解养老难题,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建言献策,为“银发老人”发声代言。

2


在医生办公室与黄改荣相对而坐,首先被她的目光攫住,那目光是岁月积淀下来的质朴与和善,笑意盈盈、温软轻柔的语调,让记者不由联想到她与老年患者打交道已有30余年,所谓“相由心生”大抵如是吧。

朝暾夕月,每天早7点到办公室,晚9点离开医院,连中午都选择在办公室休息。对于这样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我从不觉得累”,黄改荣依旧笑意盈盈,“因为我喜欢自己的工作,在工作中我是快乐的,我很开心。”

这就是黄改荣,从青丝到白发,奋战在老年医学岗位33年的“健康卫士”。

“做医生最重要的是热爱生命”

当医生的梦想,缘于生病的父亲。黄改荣告诉记者,在自己14岁那年,父亲罹患胃出血住院。年幼的黄改荣一边在医院陪护父亲,一边到处求人为父亲治病,然而,孝心未能挽留住父亲的生命。“父亲的离去让我们三口之家顿时失去了‘擎天柱’,但这件事坚定了我做医生的决心。”

黄改荣开始读《针灸图》,那是1976年。当时的她只想做一名赤脚医生,为病人针灸治疗。

1977年,高考制度恢复。黄改荣有幸乘此东风,于1981年参加了高考,“我三个志愿全部填报了医科类大学”,最终,黄改荣被河南医科大学录取,成了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

靠着每个月28元的困难生助学金,黄改荣读完了5年大学。“感谢党和国家,感谢十一届三中全会,感谢高考制度,感谢曾经帮助过我的人们……”,在黄改荣心中,这份感激沉甸甸的,从未忘怀。

1986年,黄改荣来到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干部病房。当时这里的医疗资源还比较薄弱,为了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医学水平,1991年,黄改荣毅然赴中国最著名的心血管病医院———北京阜外医院进修。这次进修,为她后来成为国内知名的心血管病治疗专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老干部病房的服务对象是个特殊的群体。年纪大、职务高,不少人因离开挚爱的工作岗位一时不适应,有严重的失落感。在这里工作,不但要求医生要有精湛的医术,还要求医生要有非同寻常的耐心与爱心。针对这种状况,黄改荣除了为他们医治身体的病痛外,还做起了心理医生。

“做医生最重要的是:热爱生命。”黄改荣说到后4个字时加重了语气。“我现在除了老干部病房的工作外还有每星期固定的门诊时间。在门诊病人中有许多老百姓,在我眼中病人是没有身份差异的,都需要我去付出爱心。”黄改荣说,自己会尽可能地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制定科学合理的诊疗方案,积极与患者沟通,从生活方式、心理需求、药物控制等多个层面关注患者,确保让贫困群众少花钱看好病。

当然,对于一个医生来说,仅有热情和爱心是不够的。多年的临床实践让黄改荣拥有了过硬的医疗技术。

黄改荣1986年从河南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临床一线工作。从医30多年来,刻苦钻研业务,在复杂心血管疾病诊治方面有较深造诣。黄改荣先后撰写专业论著5部,参加8项临床科研,获省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获国家专利2项,目前主持承担省部级科研公关课题2项。

“老年医学人”的使命

老年医学是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老年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正成为一个重要的医学课题。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发展,“银发浪潮”正快步到来,老年医学的发展,特别是老年常见病的防治工作显得愈发重要。

“由原来的边缘学科逐渐变成支柱学科、核心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对这一改变,黄改荣也感到“出乎意料”,“老年医学工作者也变成国家最重视、社会最需要、百姓最欢迎的人。”

在黄改荣看来,老年人由于组织结构老化,各器官功能逐步减退,身体的抵抗力逐步衰弱,活动能力逐渐丧失,因此老年人的疾病谱与青年不同,即使患同一种疾病,老年人和中青年的临床表现也不尽相同,“且老年人常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疾病症状不典型,易出现合并症及发生器官功能衰竭,患病后恢复慢、差,用药情况复杂,对药物的反应大,这都对我们医护人员及居家照顾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河南省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委,黄改荣用“三个很”描述了自己今年的状态,“很忙,很充实,很有收获”。

黄改荣告诉记者,3月份,河南省人民医院老年医学专科联盟正式成立,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强基层、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养老质量”的具体践行。“截止到目前,河南省90%的地市已成立老年医学分会,已有100余家基层单位的老年科相互成立了老年医学联盟,扩大了省老年医师队伍,对于促进老年医师学术及临床水平的提高和学术交流,提供了通畅的渠道。”

在此基础上,10月,河南省人民医院互联智慧老年医学专科联盟·医养结合联盟顺势而生。该联盟以专业医院老年医学专科为依托,联盟成员达到100家,形成纵横交错的共享网络资源,平衡医疗资源,借助社会化模式共同推进医养结合模式的推广及长期健康有序的发展。“将技术和人才都要下沉到基层,下沉到县和乡178家联盟,辐射了河南省基本上所有的县和重要的乡,实现分级诊疗‘优化’和优势医疗资源‘下沉’,促进老龄健康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发展。”黄改荣说。

黄改荣认为,在地方有很多很好的经验做法可以推广到全国。如今,河南省人民医院上线了互联智慧健康服务院,患者可在手机上登录“云门诊”,远程在线问诊、送药到家等功能都可实现,这种“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形式已经初具规模,为基层就医难问题提供了很好的解决办法。“不出家门就能接受专家的诊疗服务,老百姓的幸福感提升了。”

谈到2020年的工作计划,黄改荣说,目前已拟定于2020年4月在郑州举行2020年国家级培训项目2020华中地区老年综合评估学习实训班,同时继续发展老年专科联盟,联盟成立后每月定期举行健康中原行健康扶贫活动,组织专家进行义诊、普及科普知识。

为“银发老人”发声代言

“我是一名来自基层的医生……”这是黄改荣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自我介绍。从医33年,黄改荣一直心系群众,而成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更让她感到责任在肩,“作为一名全国政协委员,我认为要真正反映老百姓的困难,真正去给老百姓解决问题。”

2018年,黄改荣当选为全国政协委员。但黄改荣对人民政协的履职舞台并不陌生。她曾担任省政协委员多年,为助推河南医疗、养老事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提案与建议。

“政协委员是连接政府和人民的纽带,我把担任政协委员当成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做委员和当医生一样,要求我关注民生,热爱生命!”在撰写提案时,黄改荣特别注意以小切口反映大问题,“要关注老百姓关注的,切实反映民生问题,能从小切口着手实施,不能又空又大,要切实可行。”

结合自己多年工作,2018年两会,黄改荣提交了关于“打造社区多功能服务平台,助力社区健康幸福养老”的提案,建议加强社区卫生站的建设,让优质医疗资源服务于老年人。这一提案,已收到了卫健委的回应,国家区域性老年医学中心正在酝酿建设中。

而她身处的河南省人民医院也正在和北下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合作,全科医生团队每周下到社区医院坐诊,让社区的老人享受到了“省钱省时又专业”的医疗服务,赢得了老百姓的一片赞誉。

2019年春节后甫一上班,黄改荣就来到郑州大学第五附院下属的福华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简称:福卫中心)。当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的比例达到10%,就意味着这里已经处于老龄化阶段,福华北街社区就属于这样的地区。

据郑州大学第五附院主管社区医疗工作的傅聿铭副院长介绍:该社区居民大概有61800人,老人大概5000多,将近6000人,基本上都是居家养老。黄改荣和来这里看病的老人亲切交谈,了解老人们对医疗服务方面的具体要求。

“我们年龄大了,行动不便,生病跑到大医院以后,又排队,又挂号,可困难。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在小区医院里,然后离家也近,干个啥都方便。”社区看病老人说出了自己的心声。黄改荣表示,如果养老院没有医疗,老人患病就得跑大医院,不方便;如果医疗机构没有养老,慢病老人治疗又会压床,加剧医疗资源的紧张,“所以,如果依托社区把医疗和养老资源结合在家门口,能给老人‘慢病开个药、急病救个急’,这就挺好。”

在同医护人员的座谈中,黄改荣委员发现社区医疗机构承担养老存在一个短板。“人才的问题最迫切,为啥?毕业的大学生,一看说是到社区的,他就要走了,不稳定。所以经常我们招一些大夫、护士,看了以后,试用几天,自己就走了。”傅聿铭副院长就多次经历了这种“辛酸事”。

这引起了黄改荣的思考:伴随着国家逐步铺开分级诊疗,社区卫生服务组织也面临着比较大的压力,如何留住基层医疗服务人员,也是摆在面前的一个问题。经过走访调研和资料汇总,黄改荣把这个问题作为自己2019年两会中提案关注的方向。她建议:加强医养结合模式人才培养,从源头上推进养老服务专业化建设,全科医生就好比是老百姓身边的“健康卫士”,要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能力,还需要培养大量的全科医生。“我也希望未来,在全社会范围内能够形成尊重、认可基层医生的氛围,从而鼓励更多医疗人才扎根基层,为守护百姓健康多做实事。”黄改荣坦言。

在黄改荣看来,“每一次出诊就是一次调研,每一次接诊、每一次查房,都在为履职做铺垫。”从医33年,黄改荣一直关注着“养老”和“看病”如何结合的问题,倾听百姓意见,破解养老难题,为老年人的幸福晚年建言献策,为“银发老人”发声代言。

布帛菽粟,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喜怒哀乐。在临床一线,黄改荣的眼睛已经见过人间太多的伤痛和悲苦,然而她的目光却依旧纯净,大概是因为在她瘦小的身体里却潜藏着能量巨大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热爱生活。

3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黄改荣 老年医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