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教 文化·科教

全国政协委员杨佳:“互联网+教育”助力残疾人获取平等教育权利

2020年01月09日 11:07 | 作者:杨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1月4日,由人民政协报社、人民政协网主办的“‘互联网+’助力教育资源均衡化研讨会”在京召开。教育相关部门领导、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技术创新代表一同为教育事业发展献计出力。

a

b


以下为杨佳委员在“‘互联网+’助力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实录:

这是我国外交史上第一次应对全球网络直播——来自联合国就中国履行《残疾人权力公约》的首次审议。为什么这么做呢?

因为残疾人不可能都到日内瓦去听会,也是为了给大家提供合理便利,联合国就采用了网络直播这种形式,这也是一种“互联网+教育”,是我们普及21世纪首个人权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的一种好办法。《公约》第24条谈到了残疾人平等获取教育的权利。刚才我们的小鹅通创始人讲到了如何帮助自闭症儿童学习,就是在落实这方面应该享受平等教育机会的权利。为什么这么说呢?培根说,“读书使人充实”。那教育呢,教育使人完美,这是人人共享的一个权利。记得当年我国在联合国接受首次履约报告审议的时候,委员会一位丹麦专家就教育方面发问:“我们都在谈融合教育,为什么你们还在大力发展特殊教育?这不是南辕北辙吗?”

我觉得就这一概念方面,我们应与时俱进。另外还有一点,非洲委员马伊纳也发问:从中国的履约报告和问题答复中看到,《残疾人保障法》第25条第2段明确规定,普通小学、初级中等学校,必须招收能适应其学习生活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由此看来,你们对残疾学生的评估标准是,如果他们能够适应学校生活就可以上普校。可是,重度残疾人如何适应?功能有限的残疾孩子如何适应?”这个问题发人深省,融合教育,到底应该谁适应谁?

现在和从前不一样了,我们理念变了,应该以人为本,学校应该适应学生,包括重度残疾人。这一点我觉得“互联网+教育”坚定了我们的理念,“互联网+教育”是实现消除障碍,促进融合的重要手段,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治本之策。因为我们知道,残疾人要就业,要实现平等、参与、共享的话,教育一定要先行。这也就是为什么我2013年参加了北京市《首届融合教育论坛》,并且做了发言。2014年,也就是咱们改革开放后恢复全国统一高考的第36个年头,我有一个政协提案,《关于视障人士参加普通高考的建议》,被教育部采纳。当年教育部给我的反馈是:效果不太好,不知道明年要不要继续下去。当时我接这个电话的时候,我说:明年一定要坚持下去!相信明年会更好。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2014年教育部费了那么大的劲,才有了高考盲文试卷,但是就一位考生,46岁,名叫李金生,是一个按摩店的老板,使用盲文试卷,一道题还没摸完,考试时间就到了。可是第二年有八位盲人参加了高考,只有一人落榜,现在我们看到,这个制度延续至今,有更多的视障人士跟大家一样,圆了大学梦。这一点的确令人感到非常欣慰。当年在这方面在联合国履约的时候,委员会的《结论性意见》中指出我们的盲人就业渠道太窄了,好像只有从事推拿这一条道。应拓展就业渠道,根据个人的兴趣和志向选择职业。长期以来,盲人不能参加普通高考,只能单考单招,所学专业十分有限,仅有音乐和推拿两个专业。录取学校也十分有限,在他们心目中,能考上长春大学或北京联合大学就是他们的北大清华。现在我们的确是通过让视障人参加普通高考这种方式,体现了教育公平和拓宽就业渠道这一点。

“互联网+”在这一块可以帮助我们更多,因为线上线下,比如我们在课本、试卷等方面,做到无纸阅读。尽管我读不了纸质的印刷品,但是如果通过互联网的话,我是可以博览群书的。2008年的国际盲人节,我重返国家图书馆,启动了中国盲人数字图书馆,在第二年我就获得了国图的“文津读者”奖,就是通过网络,足不出户就可以利用国图的资源。所以“互联网+”的确是帮了我们的大忙!前面发言中提到了中青报的报道—《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确,这块屏幕也可以让看不见它的人改变命运。

第二点,刚才王相伟社长说了,今天是个非常值得纪念的日子,因为55年前的今天,周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现在十九届四中全会我们又提出了要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五个现代化建设。互联网在这里可以起到为实现第五个现代化凝心聚力,弘扬正能量的作用。刚才主持人提到了我当年在政协的一个发言—那是利用政协这个舞台,在2015年的一个发言,这个发言的题目是《点赞正能量、厚爱正能量、弘扬正能量》,针对社会特别是互联网上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亵渎英烈,侮辱人格、传播网络暴力、散布网络谣言等诸多负能量,大声疾呼,多一些审美,少一些绚丑。列举了像最美乡村教师、最美乡村医生个、火车站保安等许多普通人的感人事例,讴歌人间的真善美,唱响积极、自信、乐观、向上的社会主旋律。最后提到,你怎样,中国便怎样!

强大的正能量源自每个人。让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良知出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只有这样,社会才会充满滔滔不竭的强大正能量!只有这样,中国梦才会成为美好的现实!中国怎样,你才会怎样!这个发言入选《第13界全国政协大会发言参考文本》,在网上传播开来,反响也很好。咱们的海外特邀委员握着我的手说:你的发言让我看到了祖国的希望。

我们每个人都有这个义务。另外我希望能够通过“互联网+”,通过自己在中国科学院大学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能够在这方面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让更多海外的华夏儿女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大家同唱一首歌,“爱我中华”。

另外通过“互联网+”也可以让我们讲好中国故事,实现教育全球化。比如说,我的大学同班同学,当年坐在我前排的一位叫刘涓的同学,她在美国马里兰州一所中学教《汉语》,她说到今年70年国庆观礼,她从互联网上用了我们国庆阅兵游行的实况转播,结果班上的学生--不论是白人学生还是黑人学生,最后自发的鼓起了掌。我觉得我们的确可以把这种教育推向国际。还有我的学生舒萌达,在美国首府华盛顿DC开针灸诊所,原来也是广安门中医研究院的博士,给她的美国的患者写了一本书,是介绍中国的《皇庭内景经》与养生,用英文写的一本书。由此看来,我们用“互联网+”可以不断的提高我们的文化自信。

我们还可以提供一些新的课程,比如上个月30号《焦点访谈》中聚焦了今年1月1号实行的我国首部《密码法》,接受采访的中办机要局局长是我的哈佛同学李兆宗。这部《密码法》我认为无论是公务员还是我们普通公民,都需要好好的学习。通过什么方式呢?在“互联网+”就应该开设这样的课程,大家都可以学习。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要知难而进,一方面一定要做到残疾人一个不能少,还有一点,罕见病患者也一个不能少,因为很多患者因病致死、因病致残,因残致贫;若能早日找到“解药”,他们就能早日脱贫。导致我后天失明的原因?我得的眼疾是一种罕见病,也是两年前被五部委纳入121种《中国第一批罕见病目录》之中。但是在我们的大学里,没有这方面课程,罕见病课程很罕见。可罕见病在世界各国来说又都是科技攻关的前沿课题。我是连任三届的中国视网膜病变者委员会主任,我们委员会也有科学和医学顾问,有的患者最后实在等不起了--有位北大毕业的高材生,当光明从眼前消失时,没有坐以待毙,而是最终选择自主创业,成为国际罕见病研究联盟《孤儿药研发指南》专家组里唯一的中国专家,通过基因疗法治疗该眼病,他创办的“印象生物”公司(Reflection Bio)是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孤儿药资格认证的第1家亚洲生物医药公司。我觉得我们的大学应请这样的人来讲相关的课程,可以加快推进攻关。我坚信,随着科技的发展,盲人总有一天会重见光明,而不再是像我的哈佛校友海伦凯勒说的那样,《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涉及到网络方面,我递交过一个政协提案,叫做《央视春晚直播应添加字幕,让听障人士获得平等参与文化娱乐生活的权利》。经过连续两年的努力,提案最后被采纳了。在电视屏幕上加字幕有人不大敢用,一个是怕出错,再一个怕影响春晚直播的屏幕画面美,但还是被采纳了--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我们的网络直播已经做到了这一点,这样我们听障人士以及海外的朋友都可以及时的看懂央视春晚直播的小品节目了,可以跟大家一起同欢乐。

我还递交了一份关于《治理非法理财坑农坑老》的政协提案。政协委员、北大的金李教授,他也是我们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他说他愿意在这方面为这个特殊群体量身定制,免费提供相关理财课程,人们只要上喜马拉雅网站就能听到他讲的财富课。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在增强人民的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方面,我们可以大有作为。

另外我想说的是,我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毕业留校多年,在校庆三十年的时候,荣获我校的“杰出贡献教师”奖。我从哈佛学成归来后,经哈佛教授的同意,把哈佛mpa拳头课程本土化,开设了《经济全球化》、《沟通艺术》等课程,被评为了“优秀课程”,并且被放到学校网上,创下了中科院《空中课堂》点击量第一的纪录。

还有一点,我有幸参加了新中国成立70年的国庆观礼,尤其是烟火晚会的时候,天空中三次绽放出“人民万岁”,我心潮澎湃。我们国家在人才方面资源是非常丰富的,作为一名投身教育事业30余载的人名教师,我的切身感受是我们有世界上最好的学生。天边有两颗星,以我的导师理佩先生和他的丈夫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命名,他们为建设新中国举家回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李佩先生退休后又开办了《中关村大讲堂》,一办就是600多场,那真是高水平的讲座,请来的都是各个领域的权威。我想如果能利用“互联网+”再现李老师的这个《大讲堂》,那该是多么好的一件事情啊!这也是我的一个心愿和目标。

最后,非常感谢今天能有这样一个跟大家共享的机会。新时代新作为,让我们万众一心,知难而进,为开创“中国之治”新境界努力奋斗!

(作者杨佳: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九三学社中央常委、首届联合国残疾人权力委员会副主席、北京市残联副理事长。文稿已通过作者审定)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残疾人 中国 互联网+ 大学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