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教 文化·科教

全国政协委员孙洁:“互联网+教育”助力补短板、强基层

2020年01月09日 11:09 | 作者:孙洁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1月4日,由人民政协报社、人民政协网主办的“‘互联网+’助力教育资源均衡化研讨会”在京召开。教育相关部门领导、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和技术创新代表一同为教育事业发展献计出力。

2

3


以下为孙洁委员在“‘互联网+’助力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研讨会”上的讲话实录:

“互联网+教育”的最大功能、最大的受益者应该是谁?或者说,作为国家战略来讲,“互联网+教育”最应该解决什么问题?我认为,“互联网+教育”最重要的功能是弥补我国目前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充分、不均衡所带来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的现状,通过高科技手段推动发达地区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和教育资源均等化,助推落后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目前,我国在城乡之间、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距悬殊。这种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社会发展的沟堑成为公共服务均等化和教育资源的均等化的主要屏障,这个屏障是过去几十年以来我国非均衡发展积累所形成的短板,是制约我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重要障碍。而“互联网+教育”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有利于克服地区间经济发展悬殊、教育资源不均衡、资源禀赋差异大的困难,有助于在较短时间内实现发达地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帮助落后地区进行教育资源优化配置,补短板、强基层、增活力、赋新能,从而助推落后地区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和超越式发展,这是我们未来在“互联网+教育”过程中,国家应该给予高度关注和重点支持的方面。

其次,“互联网+教育”可以实现远程教育、智慧教育和共享教育。互联网的基本特点在于它的在线化、动态化与可视化。在互联网上,学生可以通过声音、图像和视频感受到老师的动作、表情、情绪等真情实感,能够多维度接收老师释放出来的思想火花、分析推理,能够体会到老师所设计教学内容的深度、广度和温度,这是一个共享思想、共享智慧的过程,而不是单纯知识点的讲授。如果能够有效发挥互联网的在线、动态和可视化功能,可以使远在西部落后地区的孩子、留守儿童们跨越时空,真实感受优秀教师的宝贵讲解与人文素养。

总之,在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政府通过制订“互联网+教育”的未来构想和发展规划,有效发挥互联网在教育资源均等化和教育服务均衡化方面的优势与引领功能,运用现代高科技改变落后的农村教育,那么,我国的城乡二元结构、地区发展不均衡问题都会得到有效改善。同时,要关注我们农村地区在公共教育资源平等化过程中,教育的人性化和人文素养。一定要增强教育的温度和教育的热度,避免在高科技引领时代发展的同时培养出缺乏爱心、热情与责任感的冰冷人才。如果我们监考的老师晕倒了而学生无动于衷、继续参加考试、甚至交卷后转身离去,那我们的教育就是失败的。“互联网+教育”要培育出有温度、有热度的人才,能够满足人才个性化发展需要,只有这样,我们的“互联网+教育”才是一个行稳致远、越来越重要的教育形态。

(作者孙洁: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文稿已通过作者审定)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教育 互联网+教育 资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