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聚焦

用平台解决志愿服务供需对接矛盾

——访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和众泽益创始人王忠平

2021年01月26日 09:57  |  作者:顾磊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近年来,我国志愿服务蓬勃发展,各项政策陆续出台,实名志愿者数量已超1.9亿人。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志愿服务发挥着重要作用。

2020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河北省固安县的小小志愿者们。 本报记者 顾磊 摄

2020年“六一”儿童节前夕,河北省固安县的小小志愿者们。 本报记者 顾磊 摄

1月20日,志愿服务专业研究机构北京和众泽益公益发展中心(简称“和众泽益”)发布“2020年中国志愿服务十大事件”。和众泽益致力于志愿服务的研究和推动,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提供培训督导、技术支持、项目实施、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支持。围绕志愿服务如何破解发展难题,开拓更大的发展空间等相关问题,和众泽益创始人、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忠平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志愿服务应坚持社会化参与

记者:中国志愿服务网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5日,我国实名志愿者达到1.92亿人,占居民人口比例约为13.7%,已超过“十三五”规划设定的13%的目标。“十三五”期间,我国志愿服务发展所取得的成果是什么?有哪些不足?

王忠平:志愿者和组织的数量实现规模化增长即是一大成果。此外,成果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志愿服务上升为国家战略;二是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三是志愿服务的体系化建设进一步完善,全国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的建立以及推动各地纷纷建立的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对于各地志愿服务的有序管理价值明显。同时,文明办、民政以及工、青、妇等相关部门的角色和职责得到进一步明确;四是志愿服务发挥的价值得到了进一步的认可;五是志愿服务的社会认同和社会参与逐步提升。

在志愿服务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志愿服务的社会化动员和参与仍需提高;其次,志愿服务的供需对接矛盾仍然突出,包括志愿者岗位开发和供给不足、缺乏有效的供需对接平台、基础建设不足等问题;再者,志愿服务组织的数量和质量仍需大幅度提升,应完善和落实志愿服务组织承接公共服务、参加公益创投、获取政府补贴和社会捐赠等方面的政策措施,推动公共资源更多地向基层志愿服务组织开放,并在孵化和培育中考虑到实施型组织、枢纽型组织和技术支持型组织的生态构成,促进行业发展;此外,行业人才培养和储备应加强,应完善行业激励机制;最后,各地志愿服务发展的城乡与区域不均衡现象有待改善。

大力推动应急志愿服务发展

记者: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不少志愿服务团队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效率甚至超过了专业社会组织。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下一步如何引导志愿者和志愿服务机构在重大公共突发事件中发挥作用?

王忠平:中国的社会组织整体数量已突破90万家,但是其中公益慈善类组织数量偏少,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普遍存在规模小、人员少、资源少以及能力弱等问题。此次疫情确实能反映出我们的社会组织数量和质量不足的问题,但是我们也能看到蓝天救援队、韩红基金会、壹基金、社会组织抗击新冠疫情协作网络等社会组织,在抗击疫情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志愿服务的发展进程中,党和政府一直发挥着引领推动作用。目前,志愿服务的动员和保障明显优于社会组织提供的保障体系,所动员和发挥的力量自然要大一些。近年来,志愿服务的宣传和普及取得了成效,社会公众更加了解志愿服务和志愿者。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将大力推动应急志愿服务的发展。应做好制度化安排,建立应急志愿服务的相关制度化体制,为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到应急体系中提供制度基础;应提供专业化保障,提升志愿者的专业能力,建立和培养应急志愿者队伍;应搭建政府和社会的协作平台、社会领域的协作平台、企业参与的协作平台等,让各方参与到应急志愿服务中来。

志愿服务可与各领域有效结合

记者:“十四五”规划建议中,多个领域与志愿服务密切相关,比如社会治理、养老助残、公益慈善等,如何出台政策促进志愿服务与这些领域结合,你有何建议?

王忠平:在“十四五”规划建议瞄准的经济社会发展六大目标中,志愿服务都能发挥积极作用。实际上,在“十三五”期间,我国已颁布多项不同领域与志愿服务结合的政策,如2017年3月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又如2020年3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民政部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开展志愿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等。

“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了“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我认为,志愿服务涵盖领域较广,可以与各个领域有效结合。全国志愿服务工作协调小组涉及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结合自身工作,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志愿服务发展,这些都可以归到健全志愿服务体系中来。随着志愿服务不断深入发展,志愿服务参与各方的良性互动和资源整合将得到加强。

农村志愿服务将是重要创新方向

记者:“十四五”期间的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你有哪些建议?

王忠平: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关键是创新工作体制机制,有效调动各种资源和力量,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社会化、专业化。进一步孵化和培育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项目,搭建线上和线下志愿服务阵地和平台,加强志愿服务激励回馈,建立志愿服务标准化体系等,都是发展方向。

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应进一步彰显,在弘扬时代新风等方面进一步发挥积极作用。

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各地各部门应为志愿者搭建更多平台,推动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社会治理体系中。其中,推动企业、非公单位等建立志愿服务组织参与到社会治理中来,要建好用好阵地,提升资源效能,用好网络平台,让志愿服务触手可及。下一阶段,志愿服务的发展要追求质量提升,盘活“僵尸”志愿组织与志愿者,让志愿服务更有活力。

此外,应在农村地区进一步推动志愿服务事业发展。随着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深入推动,志愿服务重点领域在农村,农村志愿服务将是中国志愿服务创新的重要方向。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志愿服务 平台 志愿者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