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发展混合所有制需要明确出资人边界”

———访全国政协委员、中投公司副总经理兼纪委书记梁骧

2014年05月27日 10:56 | 作者:陈建萍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混合所有制是按照出资比例形成一个新的股权多元化或产权多元化公司,加上员工持股计划,让更多的利益相关者关注企业的发展。”5月13日,在北京新保利大厦的办公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投公司)副总经理兼纪委书记梁骧讲述了她对时下最热点话题的理解。

  作为资本运营的高手和大型国企的高管,梁骧对于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的认识视角让记者印象深刻,“资产是实物形态,资本有赚钱功能,钱生钱才叫资本,管资产容易把企业管死,什么都不能动肯定能管住。管资本就要顺应资本逐利的天性,国有资本需要保值增值,只有股权多元化,国企可以出去,民企可以进来,资本流动起来才能保值增值。允许流动是前提,但不能流失,流失是一个管理问题。”

  发展混合所有制才能激发企业活力

  “混合所有制是增强中国经济内生动力一个很好的突破口,不管是国企还是民企,都到了发展的新阶段,需要通过混合所有制来解决各自面临的难题,推动我国经济更有效率、更公平、更可持续发展。”多年在企业工作让梁骧很了解企业家的内心世界。

  梁骧一直不认同所谓的“国进民退”一说,“其实,伴随着改革开放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不仅国有资本成倍大幅度增长,各种民间资本和居民储蓄存款也大量增加,应该说两者都在前进,但如今都面临如何焕发活力的问题。”从国企的角度看,行政干预有所加强、市场化改革不够彻底、历史包袱仍未消化等种种限制使国企经营者有苦难言,“这一轮改革为什么国企动作特别快,他们太想摆脱强加在身上的束缚,国企已经有一定的体量和能力,需要在市场当中发挥更大作用。”从民企的角度看,因为市场准入限制、融资渠道窄、实际税费负担较重、企业合法权益不时受到侵犯等众所周知的原因,使得与市场天然亲近的民企老板们心有顾忌。梁骧还告诉记者一个让她吃惊的数字,2012年民间固定资产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达到61.3%,“我认识的许多创业成功的老板都积累了可观的财富,他们不再守着原来的企业,或者不满足于产品制造,转做资本运营和财务投资,甚至走向国际化。民间资本增值的需求如此迫切,如果国内不给出路,他们就会向外寻找发展空间。”

  让梁骧欣喜的是,国企民企都有发展混合所有制的内在要求,这不是主观行为而是市场驱动,“混合所有制依然是市场行为,不应是行政行为,行政行为一般都不会长久成功,只有市场动力才能产生对要素流动的需求。政府的工作就是打开各种禁锢和障碍,创造一个公平、公开、公正、开放的市场体系和环境,充分激发各种市场主体的活力和潜力。”

  并非只有国企代表国家利益

  访谈中,梁骧很郑重地向记者澄清一个认识误区,“我们对于发展混合所有制应在观念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传统观念认为国有企业才代表国家利益,是社会主义性质的;而非公有制企业不代表国家利益,是非社会主义性质的,因此扶植和支持国有企业就是维护社会主义。这种观念是完全错误的。”梁骧旗帜鲜明地表示,社会主义制度不是按照所有制来区分的,否则我们就不可能有非国有经济的存在,也不可能有市场经济的存在。正如邓小平所说,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面对许多民企发展混合所有制热情不高的现状,梁骧认为,“我们不能只看到民企赚钱进自己口袋,还要看到民企在支撑经济增长、促进创新、扩大就业、增加税收、回报社会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鼓励参与国企改革,一方面要坚持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废除对非公有制经济各种形式的不合理规定,消除各种隐性壁垒;另一方面,打破市场垄断要有针对性制定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具体办法,明确非公有制经济进入特许经营领域的范围、经营形式和期限、申请程序、权利和义务以及监管制度等。”

  “国企经过多年凤凰涅蓜一般的艰难改革,集聚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如果能将国企的优秀文化和市场化改革充分结合,将会迸发出极大的创造力和生产力,走出一条又快又好的中国特色国企发展道路。”梁骧很有信心。

编辑:罗韦

1 2

关键词:梁骧 国企 资本 企业 混合所有制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