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中原证券或难逃IPO折价命运

“更名”赴港 “流血”压价

2014年06月13日 09:51 | 作者:刘艳 |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到: 

  本周三(6月11日),河南本土最大券商中原证券正式启动H股招股。由于公司名称与香港一家本地公司(香港中原集团旗下证券业务)“撞车”,中原证券不得不放弃该名,在香港以“中州证券”开展活动。

  更让人感到惊讶的是,中原证券此次招股价仅相当于2014年公司预测市净率的0.95-1.12倍,不仅远低于A股同类上市券商2.5倍左右的估值水平,也低于3家已在H股上市的内地券商估值,“定价实在不高”。

  压低发行价、更换名称,作为中原经济区唯一的法人证券公司,中原证券为赴港上市为何如此拼命?有业内人士分析,这是中原证券为缓解“钱紧”不得已而为之,然而即使顺利发行,参考H股发行终价普遍较低的历史经验,且有银河证券破发在先,以中原的规模,或难逃IPO折价命运。

  身肩“重任” 多次发债“筹钱”

  近年来,中原证券现金流一直为负。为缓解“钱紧”,今年多次发债融资。

  招股书显示,2011年,公司经营现金流为负11.17亿元。2013年,为负9.71亿元。2014年的前4个月里,中原证券接连发债融资。2014年1月,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融9亿元,利率6.65%;2014年4月25日,又发行15亿元公司债,利率6.2%。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补充运营资金。

  另外,据了解,中原证券自2010年取得主办券商资格开始,大力发展新三板业务。到目前为止,在大连、沈阳、成都、长春、哈尔滨、上海、合肥、兰州、苏州、郑州等高新园区联系和储备了50至60单项目。

  强大的业务体量,对中原证券的资本实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也使得中原证券上市融资需求更加强烈。

  而对于中原证券来说,昔日股东“辉煌”不再,或许也是其千方百计上市融资的原因之一。

  根据招股书的介绍,中原证券2002年由时任河南省省长的李克强提议组建。初时注册资本10.33亿元,2008年增资扩股,注册资本增加至20.33亿元。公司为国有控股证券公司,第一大股东是河南投资集团,占股33%。其他股东渤海基金、安钢集团、中平能化、安阳经开、神火集团、河南金龙、鹤壁建投等15位股东占比40%左右。此外,全国社保基金也有2.273%的股份,H股股东占股22.727%。

  记者注意到,其第一股东河南投资集团,为河南省政府国有独资公司;第二大股东渤海基金,由国家发改委组织筹建;而其他包括安钢集团、神火集团等在内的钢铁能源国企股东,如今“日子”却不再好过。“煤炭企业黄金10年不复,自身已接连亏损,又怎会有钱对中原证券增资控股?”业内人士谈到。

  当然,作为河南唯一一家法人券商,中原证券的上市也并不仅仅是因为自身“缺钱”那么简单,它还背负着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和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建设、推动中原崛起的重任。

  早在2012年10月25日,河南省郑州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企业上市融资工作推进大会时,就毫不吝啬地给了中原证券105万元上市奖励补助资金,随着中原证券上市工作一步步推进,河南省政府更是要求省金融办、国资委、发改委和省工商、税务等部门抓紧做好有关工作,为中原证券香港上市提供高效服务。

  还有一点不得不提。根据媒体此前的报道,河南省还计划以省财政和中原证券为主要投资主体,其他地方金融机构参股,筹备设立河南省区域股权交易市场,争取年底前开业运行。中原证券也将此计划写入相关报告。

  “中原证券作为一家区域性券商,规模还是小,发展缓慢,网点也主要布置在河南省内。与全国性券商相比,其业务扩展、产品开发、客户群体等方面都较弱。”一位金融圈人士分析,“河南要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作为服务实业的金融支持,中原证券无疑将是金控平台,但前提是资本金充足。而中原证券只有通过上市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同时做大做强自身规模。”

编辑:罗韦

01 02

关键词:证券 中原证券 上市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