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揭秘廉价航空的省钱大招

2014年06月16日 10:55 | 作者:罗超 |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分享到: 

  附加收入也是“主菜”

  有人说攻是最好的守,那么开源则是最好的节流。除了机票的主营收入外,低成本航空公司还想出了其他一系列开源之法。我们常把飞机上卖汽车的故事当做笑话来听,可能出乎大众意料,但并不荒唐,在廉价航空的飞机上确有其事。依托航空服务的附加收入对于廉价航空也是“主菜”。

  巨大航空市场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公司在这里投放广告,飞机机身的涂层、官方售票网站,甚至机票本身都是广告的载体。廉价航空同时还推出收费服务,比如旅客需较好座位,可付费选择;可选择性购买机上餐食等。

  在飞行巡航阶段,乘务员常会推出纪念品或其他小商品供旅客选择购买,也不妨有卖“大件”的,如某航空公司在机上卖汽车等“硬货”。据介绍,亚航曾提供杭州飞吉隆坡的廉价机票,票价通常会比传统航空公司低30%至80%,但无免费餐食,由乘务员出售热食和各种快餐,每份50元人民币左右,且行李托运不超规定也会有一定的收费标准。据亚航统计,每位乘客由航空服务可带来的附加收入已有10美元甚至更高。这些赚钱的“小招”同样被廉价航空所推崇。

  服务决定人心向背

  对任何一家航空公司来讲,人是搞好一切的前提,想要低成本运营,人当然是关键。对内面临着上至管理层下至基层员工,对外面临着众口难调的消费群体。我相信没有任何一家公司愿意看到“内忧外患”之景象。那么,怎样把握好这两个群体,我想,这是以较低成本的运营赢得市场占有率的关键。对于廉价航空来讲,此二者尤甚。

  以美国西南航空为例,他们拥有高效的员工团队,并且员工们心知肚明的是,只有通过低成本的运营方式,公司在提供低票价的同时才能赢利。西南航空的员工平均服务旅客的数量是其他航空公司的两倍。由于工作人员的配合和努力,西南航空班机从抵达目的地机场—开登机门上下旅客—关登机门再度准备起飞的作业时间平均15分钟,而其他航空公司大约需要两到三倍的时间来完成这些工作。公司的人机比大约为90:1,比其他航空公司几乎少用一半员工。从时间成本到劳动力成本的降低,让西南航空看上去“操心少了,赚钱多了”。有这样的效应,得益于公司独特的组织文化,强调“员工第一”的价值观,以及真正引导员工形成一种主人翁意识,让其认为公司的发展也就是个人的发展,促使员工愉快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对外,廉价航空并非为利而生、见利忘义之徒,虽然利润有限,但为了维护稳定的客源,他们常向公务、商务及休闲旅客提供一些特定时间的便利航班来满足出行需求,并通过和传统航空公司之间代码共享,为客户提供更好的联程服务。一些优秀的廉价航空,还不收取任何改签费用,并持之以恒地为消费者提供他们所希望的服务需求,旨在建立稳定的客户群体,提升公司形象。

  在这个低价就能迅速吸引眼球的时代,廉价航空,以其价格低廉的机票讨喜特定的航旅群体。在这个创新才能够存活的竞争机制中,廉价航空,以其低成本运营的经营策略逐渐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商业道路。说到底,航旅消费群体能在机票廉价中得到实惠,航空企业能在低成本运营的模式下内有修成“金刚钻”,外能揽到“瓷器活儿”,大家都能在一张小小的机票上得到各自的实惠,何乐而不为呢?

编辑:罗韦

01 02

关键词:航空 航空公司 机票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