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老舍文学奖是北京的名片 不能丢

2014年08月08日 10:04 | 来源:腾讯文化
分享到: 

 

  老舍文学奖是北京的名片,不能丢

 

  一直到1966年不幸去世,北京文联一直是老舍在主持工作,所以北京文联应该以老舍先生为骄傲。文革结束后,老舍也恢复了名誉,就成立了一个在北京文联领导下的北京老舍文艺基金会。这个基金会的负责人非常厉害,都是文艺界的大腕,我记得有曹禺先生、杨沫先生、萧军先生,端木蕻良先生、骆宾基先生、廖沫沙先生、林斤澜先生、汪曾祺先生等等,都是北京乃至全国最有名的文学家。还有戏剧家,于是之。老舍文学奖已经办了四届,我觉得是一块非常响亮的有光荣传统的品牌,这个名片不能丢。

 

  北京文联的同志跟我说,这一届应该是第五届了,但老舍文学奖遇到了非常大的波折,我不详细在这儿说,几乎断了命,这是很意外的一件事情。我听说以后,觉得太不象话了,就连续地写信,说北京的这块牌子、这个名片绝对不能丢,一定还要把它立起来。这是一块已经创下牌子的东西,怎么可以轻易地就不要了呢?

 

  十八大要繁荣文艺,提得非常响亮,要做实事,这恰恰是繁荣文艺和做实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阵地,怎么一下子就没了呢?太奇怪了。我亲自写信,当面交给负责人的,这样才给了我答复,好不容易可以办了,但还是有很多限制。所以我今天对这件事再度提出严肃的批评,不是要干实事吗,不是要对老百姓负责吗,那你就负责到底,把这个牌子戳起来!

 

  我知道很多人得过老舍文学奖,我们国家除了鲁迅奖、茅盾奖之外,就是这个奖得奖的大腕最多。现在作家协会的主席铁凝,北京作协的主席刘恒,咱们北京非常活跃的作家刘庆邦,老资格的张洁等等,都得过这个奖,怎么可以随便不要了呢?所有的地方都有以那个地方的作家命名的文学奖,比如说山西的赵树理奖照常在办,北京的突然就没了,莫名其妙。

 

  老舍作品是改编影视剧最多的

 

  我是老舍的后代,但我恰好也是一个文学研究者,我知道很多完整的信息和资料,现在老舍先生的地位可以说空前提高。严格来说,解放后他虽然是全国文联副主席,全国作协副主席,北京文联主席,但在正统的文学评价里,对他的评价始终不够高。一个很明显的证明,高等院校中文系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教科书里,老舍只有三行字,好多作品没有提到,《四世同堂》根本不提。但是现在,经过三十多年的进步,好多文学观念发生了变化,好多文学出发点发生了变化,突然觉得老舍先生的作品不得了。所以出现了大量的演出,各种形式改编他的作品。现在大家已经很明确了,无论是电影、电视、戏剧,包括地方剧在内,全国改编最多的都是老舍先生的作品。

 

  现在全国各地已经成立了五个老舍纪念馆,北京有一个,重庆在写《四世同堂》的地方成立了四世同堂纪念馆,青岛写《骆驼祥子》的地方成立了骆驼祥子博物馆,大明湖边成立了济南老舍纪念馆,在老舍故居还成立了老舍故居纪念馆。这五个纪念馆天天对外开放,关注非常多。

 

  在文学作品里面,我们有一个百年百部,就是20世纪这一百年,让专家选一百部文学作品,秘密投票。第一名是鲁迅,他有四部作品入选,分别是《呐喊》、《彷徨》、《阿Q正传》和解放后人民文学出版社替他编的《鲁迅杂文选》。第二名就是老舍,三部作品,《骆驼祥子》、《茶馆》、《四世同堂》。其他还有七个人,每人入选两部,我记得有巴金先生,冰心先生,汪曾祺先生等。剩下的每个人只入选一部,比如说茅盾先生的《子夜》。 也就是说,专家认为在过去的一百年里,老舍有三部作品可以进入到20世纪最好作品的前列。现在,从人民文学出版社统计的数字来看,发行量最大的也是老舍的作品。

 

  由这个可以看出来,老舍的地位在逐渐地升高。因此北京要打好这个牌子,就像英国要打好莎士比亚、狄更斯的牌子一样。北京要好好利用老舍这个品牌,老舍文学奖也应该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所以我今天除了祝贺得奖的诸位作家以外,专门讲一讲老舍文学奖,这个阵地要好好地保留,好好地发展,让它能够在北京、在全国为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做出巨大贡献。

 

  我说完了。谢谢。

 

编辑:罗韦

1 2

关键词:老舍 北京 舒乙 文联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