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聚·焦点聚·焦点

李汉秋:中秋 中华儿女团圆梦

2014年09月01日 11:09 | 来源: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从圆月意象到团圆心理

  中国节的形成和发展有这样的规律:本来是起源于对自然、对气候物候的一种体悟,产生了一种“节点”,而后在发展中必不断融入人文情愫、人文内涵。这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加进了许多想象的人文故事,而且这故事也在文化选择中不断演变发展。家喻户晓的嫦娥奔月传说就经历了常人不详的演变过程:

  中华民族早有“后羿射日”的神话,又与“嫦娥奔月”的神话联系起来,产生了美妙的传说故事。相传古时候天上有十个太阳,人们难耐高温。后羿神弓,射掉了九个太阳,剩一个太阳,使温度适宜。后羿从王母娘娘处得到一颗灵药,一人独食即可升天成仙。后羿既舍不得抛下心爱的妻子嫦娥自己一个人上天,也不愿妻子嫦娥一个人上天而把自己留在人间。所以他把灵药带回家后就搁起来。就是从嫦娥如何对待灵药开始,前后产生了许多不同“版本”的差异,概括起来至少有三大类。

  《全上古文》辑东汉张衡《灵宪》记载了较早的“嫦娥化蟾”的传说:“嫦娥,羿妻也,窃王母不死药服之,奔……嫦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嫦娥偷吃灵药升月变成蛤蟆,在月宫中捣药,日子寂寞清苦。所以李商隐有诗感叹:“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陈陶也有诗:“孀居应寂寞,捣药青冥愁。”蟾、蟾蜍,在古代纹饰中并不少见,殷商青铜器上就有蟾蜍纹。战国至魏晋,蟾蜍一直被认为是神物,有辟邪功能,甚至被作为幸福的象征。1972年考古出土的马王堆汉墓一号墓,这是汉初长沙国丞相轪侯利苍的夫人辛追的墓,墓中有幅T形帛画,最上端描绘的是天国的景象,其代表物:一边是金乌代表太阳,另一边是对月宫的描绘,在月亮上有一只体形硕大的蟾蜍,蟾蜍口中含着一棵灵芝。月亮之下,有一美丽的女子正朝着月亮缓缓升起。可见还是以蟾蜍代表月亮,墓葬时间略晚于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三号墓出土的同类帛画也是以蟾蜍代表月亮。正是基于此观念,月亮被称为“蟾宫”。“蟾宫折桂”被用以喻称古代士子秋试登科乃至仕途得志。

  但在后世的审美中癞蛤蟆毕竟不美,嫦娥窃药背夫也不善,与月亮的美好形象不谐调,于是就有了为嫦娥翻案的版本:后羿功成身贵专横无道,百姓不堪其苦,嫦娥不忍后羿拥药长生而长期统治百姓,因而做了吞药的自我牺牲,升月后不是变成癞蛤蟆而是变成玉兔。这么一来固然完善了嫦娥形象,但却损毁了后羿形象,这样的后羿也就不值得眷恋团圆了。于是又有第三类版本,也是六朝后最流行的版本:

  后羿立下盖世神功,不少人前来投师学艺。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趁后羿不在,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威逼嫦娥交出灵药。危急之时嫦娥当机立断,取出灵药一口吞了下去。吞下药,嫦娥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由于她眷恋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月仙。傍晚后羿回家,知情后悲痛欲绝,他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夜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后羿急忙摆上香案,放上嫦娥平时最爱吃的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这天正是八月十五。百姓闻知,也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团圆吉祥。从此,拜月的中秋节渐成民俗。

  这个嫦娥奔月的故事以绚丽的色彩塑造了美和善统一的嫦娥,让她做月亮的形象代表,这是审美提升的结果,也是文化选择下的创造。这个嫦娥美则美矣,但升月后却留下不能团圆的遗憾,人们赞其美丽贤淑,又怜其孤栖寂寞。李白在《古朗月行》里就说:“阴精(指嫦娥)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在《把酒问月》里又好心地问:“嫦娥孤栖与谁邻?”北宋晏殊说,“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中秋月》)一直到毛泽东都在说“寂寞嫦娥舒广袖”。(《蝶恋花·答李淑一》)后来虽然想象出个邻居“吴刚伐桂”,但伐桂之无尽期恰衬托出嫦娥寂寞之无尽期。只有咬住嫦娥的裙子随之升到月中的玉兔,代她劳作,不停地捣药,是不是想再制一颗仙药,让后羿吃了也升到月中与嫦娥团圆呢?

  嫦娥奔月表现了古人的一种梦想:人可以登月,可以飞天。我们现在正一步步来实现,我们中国登月卫星就叫嫦娥一号、二号……不仅可以登月,而且可以返回,嫦娥可以回家团圆。

  第二个方面,中国人出于自己特有的文化心理,赋予中秋节浓重的人伦情思,寄托着团圆的心理期待。

  中华文化是伦理型的文化,源于大自然节律的节日,人们总一定要充实进社会伦理的内涵。八月中秋的月亮是圆的,这个“圆”对中国人可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几何图形,而是积淀着许多人文意蕴。在古代中国人的想象里,天是圆的,圆是完整的、周全的,没有缺欠,所以叫圆满。圆满就是十分完整、完善、完备。在中国人的深层观念里,圆、合、和是内在相通相融的,属于同一个文化心理结构。圆则合,合则圆;圆则和,和则圆,圆满是合一和谐的。在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中,月亮圆满时候也希望人间圆满。圆满体现在人间,首先就是团圆。中秋节,天上月圆,地上人圆,花好月圆人团圆。团圆是天伦之圆,夫妻团圆、亲人团圆、骨肉情深、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安享天伦之乐,这在中国人的幸福指数中占有重要位置。团圆是生活的一种愿景,愿意看到的生活状态,是中华儿女追求的

  生命情调、生命境界。这是中华民族历久以来养成的民族心理,这种文化心理是华人的心理特征之一。我们问很多外国朋友,他们望月的时候,有没有像华人这样想到团圆,想到故乡、亲朋?他们没有。这就是民族的文化心理有差异。我们生活在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我们中华民族对月亮历久以来有这么多的文化积淀,我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接受了这种文化积淀,形成文化心理,我们看到月亮,就会想到家庭,想到故乡,想到亲友。中华的月亮文化注满了浓浓的人伦情义。

  古时没有通讯卫星、信息卫星,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中天的皓月就可以引发感应,心有明月一点通,不仅可以引发不同地域上的横向感通,而且可以引发不同时间上的纵向感通。从纵的时间上看,月亮纵览古今,穿越时光通道,可以勾起往昔的回忆、故乡的回忆。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妇孺皆能背诵,中国人从小在孩童时,不仅看到月亮,而且把歌颂月亮的诗、月亮的故事,连带对月亮的感情,在心里栽种得很深很深。明月、故乡都栽在心田里了,一辈子都忘不了。月光是轻柔的,好像一只温柔的手,牵引着中国的儿童,让他跟着嫦娥姑姑一起游月宫。月亮是朦胧的,这种朦胧美的意境,伴随着中国的儿

  童,度过如梦如幻的快乐童年,涵养着中华民族的月亮情结。所以长大成人后,仍觉得“月是故乡明”,把月亮跟故乡,跟亲情、乡情、友情、爱情联结起来。从横的空间上看,月光普照大地,“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一轮明月升起来了,天涯共此时,中华儿女即便远在他乡异域、分散在天涯海角,面对共同的皓月,都会怦然心动,都会产生心灵感应,产生心理的共振共鸣,形成心理凝聚,“千里共婵娟”。这是文化积淀形成的民族文化心理,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的深层心理元素。这样的天涯“共”此时,是一种文化的“共”认同,民族的“共”认同,只有有中华文化底蕴的、有中华文化心理的中华儿女,才有这种“共”,在千里之外,面对共同的一轮明月,共婵娟,共思念故乡、故人,共同对月亮倾诉自己的情感、自己的思念之情,这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心态,越是远在他乡异国表现得越明显。

  中国人面对中秋皓月,仿佛面对可以倾诉衷肠的神秘密友,任何隐秘的心理诉求和期盼,都可以向她倾吐,托她传递(“明月千里寄相思”),请她代表(“月亮代表我的心”),希望得到她的护佑。中秋节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

  中华民族的这种团圆意识是很宝贵的。团圆是一种群体意识,中国的伦理很讲究群体,整体性,对整体的义务。你看团圆,如果意识中只是自己一个人,一个个体“我”在这里自圆自足,有什么团圆不团圆呢?团圆不是一个人,团圆是有个群体,是我跟我的亲人、我的家庭、我的朋友、我周围的人团圆。这种群体意识,造成了中国人的一种整体感、集体的观念,一种人伦的责任感。

  中秋节的主题是人月双圆,所以叫团圆节。我们向来讲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团圆扩大到全民族的团圆,这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精神元素。我们讲“国家”,家国一体,国是扩大了的家。国家的团圆就叫金瓯无缺——金瓯是圆的,没有缺欠,代表领土完整统一。团圆,成了这种家国观念生成的心理元素,爱家爱国的家国情怀的深层心理结构。这种深层心理结构是民族凝聚力的一种结构形态,是民族凝聚力的深层的心理依据,也是我们今天努力圆中国梦的一种精神资源。在我们中华儿女的心理深层,总觉得我们的国家需要各民族大团结,领土完整、国家统一、这才是团圆,这才是圆满。这种大团圆心态,是我们民族的性格,民族的心理特点,连我们的戏剧、文学作品,都喜欢大团圆的结局。不能把大团圆的心理状态当做落后的、保守的意识,当做一种劣根性来批判。当然,我们肯定团圆的心理元素和结构,并非肯定一切勉强以团圆作结的作品。牵强的大团圆作品,那是创作的缺点,不能归咎于团圆意识。我们要积极地引导好、发挥好团圆心理结构的正能量,使之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资源,从而通过中秋节庆促进家庭幸福、社会和谐、民族凝聚、国家统一。

编辑:罗韦

1 2 3

关键词:团圆 月亮 嫦娥 中秋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