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 >政协65周年>最政协政协人

叶永明:复兴朱仙镇 带富一方百姓

2014年09月19日 14:06 | 来源:人民政协网-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个人的发展与成功,一定要建立在国家与民族文化复兴的基础之上。我暗下决心,将朱仙镇的复兴重任扛上肩头,并以此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富一方百姓。

  2008年,我成为河南省政协委员。从这时起,我时刻提醒自己:政协委员,这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我应该做些对当地人民、对社会有益的事情。

  开封八朝古都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深深感染了我。我常想,这样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应大放异彩,成为当地的精美名片。而我又能做些什么呢?2008年,我和开封市委领导一同前往朱仙镇进行考察,看到朱仙镇依然是一个平常小镇的模样,我百感交集:这样特色鲜明的千年古镇不应被埋没。

  朱仙镇位于开封市南20公里处,曾与广东佛山、江西景德镇、湖北汉口同为历史上的四大商埠重镇,迄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明清年间,朱仙镇达到繁盛顶峰,位居华北水陆交通联运码头之首,聚集人口20余万人,商贾云集,盛世空前。汉口、佛山和景德镇早已成为现代化的城市了,唯有朱仙镇,偏居于开封一隅,至今仍是小镇的容貌。

  历届河南省委、省政府领导对朱仙镇的复兴都极为重视。2008年,河南省委书记、省长对此做出重要批示,时任副省长张大卫亲临朱仙镇调研,并撰写了《关于加快朱仙镇发展再现历史名镇风采的调研报告》。之后,河南省政府出台了《朱仙镇总体规划》。但受限于各种条件的制约,朱仙镇始终没有发展起来,这已经成为河南省和开封市领导的“心病”了。朱仙镇政府也多次对外招商,希望引入民资复兴朱仙镇,无奈多次接触下来,均无疾而终。

  于是我暗下决心,要以政协委员的情怀,发挥政协履职的优势,将朱仙镇的复兴重任扛上肩头,并以此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带富一方百姓。

  2013年,在出席河南省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时,我提出了《关于复兴中原历史文化及加快朱仙镇项目建设》的提案,备受瞩目。我在提案中写道:“朱仙镇的明清风貌和商业文化、木版年画文化、漕运文化、岳武文化,与开封的宋都相映成趣,朱仙镇复兴必定是开封乃至文化旅游产业振兴的一个突破口。”这件提案使朱仙镇的复兴步伐又加快了一步。

  为了拟定一个切实完美的方案,我先后找到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等几十家国内权威设计院讨论学习。在历次讨论会上,我都力求精益求精,对我来说“朱仙镇就像一篇‘大文章’,每一个‘标题’,甚至每一个‘标点符号’都要用心仔细地推敲,才能把这篇‘大文章’做好”。为此,方案上的每棵树、每座桥对我而言都很重要,需要详细推敲,反复论证后才能确定。我不敢忽视建设中的每一个细节,这么大的一个项目,一定要用心做好前期调研和准备。杭州的《印象西湖》、《宋城千古情》,桂林的《印象刘三姐》,嵩山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我积极吸取国内众多旅游景区开发之所长,集思广益,为朱仙镇的开发建言献策。

  经过七易其稿,反复讨论研究所制定的“朱仙镇国家文化生态旅游示范区”方案,已进入施工阶段。项目已被列入河南省重点工程,建成后不仅是对开封旅游资源的重要补充,也是中原水乡旅游的破题之作。该项目深度挖掘中原及开封古都文化,以“生态筑城,文化延梦,外在古典,内在时尚”为规划开发理念,以复古的明清建筑作为主要建筑类型,将厚重的历史、传统的文化皆收其中,营造一个以水上观光、娱乐、购物、休闲、度假活动为主的旅游胜地。

  在中原创业十年,我有一个很深的感悟,那就是个人的发展与成功,一定要建立在国家与民族文化复兴的基础之上。作为两届政协委员,我有义务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于是,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一直没忘回报社会,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环卫工人、贫困儿童、艾滋病患者、残疾人慷慨捐款,为四川地震灾区捐款捐物等。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是一个商人,但我更是一名政协委员。“政协委员”这四字称呼的背后是沉甸甸的责任,我不敢有丝毫懈怠,始终以政协委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来鞭策自己。复兴朱仙镇,是我一生的追求!中原历史文化的复兴,是我一生的事业!

编辑:牟宗娜

关键词:叶永明 复兴朱仙镇 政协委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