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一点一评一点一评

浙江大学宋画国际学术会议:发现宋画之美

2014年12月04日 08:41 | 来源:东方早报艺术评论
分享到: 

  刘松年画《罗汉图》三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 陈韵如

 

  北宋中期郭若虚论佛道人物,曾谓“近不及古”。实际上,《罗汉图》于宋代发展中,则仍有引人注意的成就。刘松年画《罗汉图》三轴,皆有“开禧丁卯(1207)刘松年画”款,各画一罗汉于树石山水或庭园景观之中,推测应属十六或十八罗汉轴有关,是南宋内府藏品。本研究首先将考察刘松年画罗汉三轴的画风源流与特色,关注其与日本所藏罗汉图组之比对。例如,近年经重新拍摄公开的大德寺五百罗汉轴,画中有多项母题可与刘松年画轴相较,借以进一步说明刘松年的创新与融贯成果。其次,拟说明刘松年罗汉图的新画风,是蕴生于南宋宫廷内府收藏与南宋院画成就,透过与大理国梵像卷之比对,进一步阐释其与蜀系罗汉图像的可能关联。最后,将重新考察刘松年罗汉图像与其功能的可能关系。

 

  婴戏、辟邪与采药:寻觅宋画中的端午扇

  中央美术学院 黄小峰

 

  作为存世宋画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团扇画究竟是在怎样的语境中被绘制、观看与使用?本文着眼于端午节与画扇的关系。我将通过几个主题来分析可能的端午画扇。

 

  一、 花草主题。端午节前后的时令花草,是最为普遍的端午画扇的主题,包括蜀葵、石榴花、萱花、栀子花、菖蒲、艾草。此外,并不常见的还有夜合花、罂粟花、林檎、枇杷等。

 

  二、 动物主题。端午的应景花卉常常是作为动物主题的衬景。存世团扇画中有一类表现母子猫、母子犬等小动物嬉戏的绘画,常用蜀葵和萱花来烘托画面的两个重要主题,一是端午,一是母子关系。这显示出端午主题的绘画与女性、儿童的关系。

 

  三、 婴戏主题。“婴戏”是存世宋代团扇画的重要主题。比如“浴婴图”,表现的应为端午节祛除百病的兰汤沐浴。婴戏图中最常见的是描绘儿童在庭园中嬉戏的图像,蜀葵是最常见的配景。此外,从儿童的装束上也可找到对端午的暗示。儿童大多身穿红色的半透明纱衣或裹肚。更换夏季的纱衣是进入端午后的重要礼仪。南宋还有一些更复杂的婴戏图,克利夫兰美术馆所藏《百子图》团扇和波士顿美术馆《荷亭婴戏图》可为代表。我将会论证这两幅画与南宋理宗周汉国公主的出嫁有关,可能就是皇帝赏赐的端午节物。

 

  四、 医药主题。端午节所在的五月被视为“恶月”,因此辟邪采药是所有端午习俗最重要的内容。我将以传为宋人的《观画图》团扇为例来讨论医药主题绘画与端午的关系。最后,我还希望能通过端午团扇这个语境来理解传为李嵩的《骷髅幻戏图》。

 

  从中古佛教版画所见之宋画元素谈宋元转折中

  “版画”与“绘画”的互动

  莱斯大学艺术史系 黄士珊

 

  木刻版画自十世纪以来盛行于宋、辽、金、西夏、元及日、韩等地,现存作品尤以考古发现及散落各地收藏的佛教版画为数最为惊人,也最值得艺术史学界进一步关注。从“宋画研究”的角度来看,这批佛教版画的质材与主题虽然与存世的宋代主流绘画不尽相同,但其中许多标准化、格套化的母题、构图乃至风格,在在显示其与宋画的密切关系,并揭示了绘画是新兴版画最主要的图像数据库,有助我们管窥已失落的宋画。本文更积极的目的,在以“版画与绘画之互动”的角度,重新评估宋、夏、元之际的佛教版画,如何在挪用绘画元素后,塑造自身的版画语汇,并以其高度流通性和复制性的优势,在宋元转折之际,透过宗教、多民族、区域的互动,进入东亚视觉文化史的主流,并成为与绘画并驾齐驱的主要图像库,甚或反过来成为绘画的跨国图源。

 

编辑:邢贺扬

1 2 3

关键词:宋画 浙江大学 宋画国际学术会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