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天下 天下

高龄打工者的养老困惑:去哪养老 拿什么养老(图)

2016年03月29日 11:05 | 来源:工人日报
分享到: 

  ——2——

  干“特殊工种”却不能提前退休

  刘军伟(应采访对象要求化名):55岁

  老家:河北省高碑店市

  正午,路边的台阶上摆满了务工人员装行李的白色塑料桶和编织袋。55岁的刘军伟坐在一旁,他内穿绿色军装、露出粉红色毛衣领,手捧一份套餐狼吞虎咽,5元钱,3个素菜2两米饭,虽是工地上“吃剩下的饭拿出来卖的”,但和很多务工人员带的馒头、烧饼相比,已是“奢侈”。

  由于前一天晚上“坐”在医院过夜,刘军伟双眼布满红血丝。这是2016年开始找工的第1天,也是他来京务工的第25年。25年前,他还是工厂里负责维修搅拌罐的职工。

  坐着说话时,刘军伟腰板挺直,看上去并不像农民工。1981年,部队退伍的他,被分配至河北某部队化工建材总厂工作,特种行业,正式职工。加上所有的“劳保”,刘军伟一个月能有100多元,这收入对于上世纪80年代北方小城的普通工人而言,已相当不错。

  但好景不长,1992年厂子宣布倒闭,刘军伟和千余名同事随即失业,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日子。为挣生活费,刘军伟来到北京,打散工。

  起初,他在朝阳区一家安装公司做焊工。“干的时候说上五险一金,一个月1500元”,刘军伟高兴极了,但直到2003年厂子“黄了”,他也没见着社保的影子。

  回想起来,刘军伟对那份工作还是很满意的,因为是长期的,不像现在这样,找的都是些临时“顶替”的工作。一旦有年轻人进来,他又得从头再找。

  终于,2009年,老家早已倒闭的化工厂进行破产“清算”,补齐了“刘军伟们”拖欠了近30年的五险。

  至此,压在刘军伟心上的“养老”大石总算落地。因为失业后的这些年,他打工挣的钱只能维持自个儿的生活,根本不够养家糊口,家里的两个女儿全靠爱人开小餐馆支应。以前刘军伟住单位房,单位破产后房子收了回去。如今,春节回去他都只敢在妹妹家住,“你又没给闺女尽义务,老了凭什么养你?”

  2015年10月,一直没活儿的刘军伟早早地回了老家。因为将满55岁的他,已经符合国家规定的“特殊工种”的退休年纪。他想提前回去打听看是否要办理退休手续。

  但去了社保局,刘军伟才知道,自己虽属化工厂的“特殊工种”,但工厂压根没给自己办特殊工种的证件,他只能等到60岁才能退休。而期间5年的养老金“企业垮了不管,只能自个儿交”。

  随后一查,刘军伟吓了一跳,“你知道叫我交多少钱吗?8万多,我哪里有这么多钱。”

  眼瞅提前退休“没戏”,刘军伟再度踏上打工之路。

  站了一个上午,刘军伟也没遇着想找的工作,但他很乐观,“叫干什么干什么,凑合找到个清净点儿、维持生活的工作,没什么问题。”

编辑:玄燕凤

关键词:高龄打工者 养老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