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国企·民企>深·观察深·观察

深度解析AI创业的三种模式

2016年11月03日 09:27 | 来源:创事记
分享到: 

路线差异起源于对计算架构的认知

上面拿语音语义的企业做了个例子,但事实上在计算机视觉上同样成立,只不过细节会有差异,比如Movidus的芯片可能在端上就把图像识别处理完了,而不需要像麦克风阵列那样自己处理后再把结果传到云端。这种模式选择背后隐含的共通的东西是对计算架构认知和假设。

到现在为止这种假设和认知一共有三种:

一种是为保证体验(速度等)端始终要扮演重要的角色,云用来辅助端完成计算。所有我们用的硬件产品:手机、Pad等基本都是这种模式。

一种是计算应该大部分发生在云上。Google主推的ChromeBook是这种模式,以前银行里的终端也是这种模式。

一种是正在兴起的传感器+Fog computing+云架构。这种可以看成是第一种架构的扩展,比如智能家居里所有的设备都直接连云上计算成本太高,那就不如家里有一个中枢先把能处理的处理了(比如天冷开空调,下雨关窗户就不传到云端了),实在不行的再连云。

前两种架构在现实里经常会发生PK,并且导致很严重的后果,下面说两个例子:

一次PK发生在PC上,那时候Oracle等尝试做的Network Computer骨子里的含义就是把各种计算转移到后端,让前端就变成输入输出设备。这种尝试显然失败的惨不忍睹,但有意思的是20几年后当PC这个品类足够成熟后仍然走这条路线的Chromebook却看到了些成功的曙光。

一次发生在Native APP和HTML5上,当时Facebook是很希望主推HTML5,那时候扎克伯格想用Web App来打破iOS和Anroid的垄断,但实际上Facebook差点死在在这个选择上,因为这选择几乎让它错过移动互联网,后续的Instagram与WhatsApp大额收购很可能与这种错误路线的选择有关。

我个人对此的基本认知是:对于新品类硬件产品刚出现的时候,首先是端要足够强大,把体验做到极致,随着应用、带宽等的逐步发展,那端上的计算量可能会转移到云上,因为那会有成本优势,但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PC走了20几年刚看到这可能性。

如果这是对的,那意味着在新硬件产品上,首先成立的会是从硬到软的模式,而不是从软到硬。AR、自动驾驶等都和前面说的语音交互一样要先解决终端上的问题,让产品能够快速准确的进行实时响应,确保用户体验,之后再谈其它。也可以换个角度来考虑这问题,在新产品上更可能是先有iPhone才有Android手机,而不是掉过来,因为iPhone给用户的冲击更强,更容易树立起一个新的品类,但iPhone不可能用HTML做出来的。

但确实从硬到软的模式对创始人提出更复杂的要求,比如声智科技的陈孝良首先是声学专家,同时也是语音识别专家所以才会选择这种从前端开始,结合后端的路线。而云知声的CTO是计算机科学家,更擅长的是算法,深度学习,所以先天上就会倾向于用数据、神经网络算法和大幅增长的计算能力(从云计算到HPC)来解决问题。转到重视端的这条路上来同时需要跨越思维和技术壁垒,也许不太容易。

编辑:梁霄

关键词:产品 模式 创业 深度 解析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