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家乡 为何每逢春节都有绵长细微表达?

2017年02月13日 09:00 | 作者:谢飞君 |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 

多样乡愁

在集中的乡愁表达中,地域差异、个体差异随处可见

今年春节,上海社科院的副研究员汤伟写了十篇回乡见闻。他所处的江南乡村,在物质上早与城市接轨;他所感受到的乡愁,是另外一种。

“村里的道路很早就拓宽了,很多人家有车,有的人家还不止一辆,但年轻人很少。”农村空心化,是汤伟眼中的家乡,最触目的现实。

春节回家,村里各家都不拜年了,年龄相仿的兄弟姐妹之间虽有微信群,但通常不怎么说话。汤伟所在的村庄是当地有名的教育村,先后出了几十位名牌大学生,多数都定居在上海,当律师、学者、证券从业者等,但和王磊光的同学们不一样的是,他们互不联系。汤伟保持密切联系的,是大学校友群和同领域的学者。

而今的村庄,在汤伟看来,更多是作为地理意义的存在。生活在村里的人,不再像以前那样一起交往。哪怕是遇到拆迁事宜时,短暂地形成“共同体”,也不是为了公共利益,而仅仅是个人利益的相加,“各家只关心自己的那一份”。

被城市同化的乡村,是汤伟看到、感受到的家乡,而所有这些,都与他印象中的家乡有巨大差别。他的乡愁,是一个群体的代表。他坦承,之所以每年回去,主要是父母还生活在那里,如果不是因为这层关系,乡村和他并没有多大关系。

在任远教授的定义中,不少乡愁是站在乡村之外的“他者”的乡愁。“对乡村发展的理解要从乡村中人的需求、从乡村共同体的具体运行中得到理解,乡村的未来发展也应该由生活在农村的人们自己来决定、自己来参与、自己来建设。”

王磊光的朋友小花(化名)是另外一位“他者”。2月6日她发文质疑,返乡书写能否避免煽情?

小花的家乡是某国家级贫困县。她在上海创业定居后,把父母也接到上海,所以她觉得乡愁表达是“知识分子不切实际的自以为是”,而她自认为“不是理想主义者,只想办法解决问题,而不是沉溺于哀叹”。她用努力证明了留在城市的可能性,却也发出“定居下来了,再也不会回老家了”的感叹。

编辑:梁霄

关键词:春节 细微 绵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