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人物·生活>集·言论集·言论

顾俊:文化是食品 节日是器皿

2017年02月15日 08:54 | 作者:顾俊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传承文化好玩,是因为传承文化最典型的方式是过节,过节中最好玩的是过年。自打小记事起,过节就是最好玩的时候。有吃,各种平时见不到,见到也不能尽兴吃的食物;有玩,各种游戏杂耍演出;有礼仪,种种寻常不做,但过年时必须得做的动作,比如祭祖,比如给长辈叩头,比如说“恭喜发财”,还比如到处拿“压岁钱”。总之,过节尤其是过年就是一大堆喜事儿。

把过节和传承文化联系在一起说,实在是因为文化是食品,节日是器皿,没有器皿,用什么盛放食品?没有节日,拿什么传承文化?

文化常被一些“文化人”定义得高大上,好像凡夫俗子碰不得的模样。其实不是,文化是普通人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只有能让人在生活中认同、信服和遵循的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文化。而只能停留在“文化人”嘴上的文化,时常已是历史。有人说,其实也就是我说:“活着的历史是文化,死去的文化是历史”。

中国历史上有两本书,一本《三国志》,一本《三国演义》。历史学家看重《三国志》,因为记录的内容真实,《三国演义》只是一个故事。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但记得《三国演义》,而且拿来用在从商场竞争到三角恋爱的各种场合,只有历史学家才记得《三国志》。所以,《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同历史有关,但前者活在当下人们的生活中,属于文化,而后者活在只对过去感兴趣的人那里,属于历史。

节日在传承文化上发挥的作用,就是通过每年若干相对固定的日子,让文化重新活过来,保持生命力,不要死过去,成为历史。

比如清明节,一个万千人出门祭扫先人的节日。年年岁岁,到了这个时候,不管忙于什么生机,总要放下手头的活,准备好祭品,来到墓前,清扫祭奠,一盏清水,一炷馨香,一片虔诚,不忘祖先泽被后人,不忘自然生化万物。所有的礼仪和物品,都只是符号,真正隐藏其中的文化核心是作为中国准宗教的“家”或近于神祇的祖先,以及对家和祖先的感恩。延伸开去,还有孝道、秩序等更宏大的价值诉求。

再比如,过年也一样。身在天南海北,时间那么紧,车票那么难买,来去各种开销也让人颇感压力,但无论如何,总要挤上满满当当的车厢,向着家乡飞驰。“回家”是中国人最听从的无声命令,没听见谁发号令,每年都有那么多人到时一致行动,如此整齐划一。这是文化的号令,不需要专程发布,就像程序编制停当,一旦启动,电脑自动展示文件。

节日,就是文化电脑启动的时候。平时太忙,生机重要,必须抓紧时间,解决营生问题。这称之为“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不是没有文化,但不那么明显,不那么集中,不那么要求严格。节日把日常生活的节奏完全打乱,该上班的不上班,该上学的不上学,除了必须做到的礼仪之外,就剩下让人高兴的事情,吃啊,玩啊,乐啊,笑啊。所有这些欢乐,就是为了让人记住节日,期待节日,而只要记住了节日就是记住了民族文化,只要期待节日,就是在期待与家人、族人乃至国人的重聚,节日因此成为民族和国家认同的场合。如此,一年又一年,历史永远活着,文化始终存在,民族生龙活虎!

全世界,节日离不开吃,而节日中的食品必须别有含义。比如,中国的传统节日几乎都以家庭团聚为主题,从过年开始,清明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都是家庭团圆的时间。既然节日以团圆为主题,那么食品也只能以圆形为主。南方过年吃汤圆,北方吃元宵,圆的;清明节具有“混合基因”,寒食节有英雄主题,后来改成家庭主题,祭奠场合就是生者与逝者的团聚,所以,青团也是圆的;中秋月饼是圆的,因为月亮是圆的,而选月亮最圆的那一天做节日,还是为了团圆,所以,月饼不能不圆。

现在的问题是,所有这些节日仍在过,所有这些食物仍在节日吃,但节日和节日里的食物的含义却越来越被遗忘了,就像食物吃成了一年四季的普通食品,节日也过得像普通双休日,除了过年可以通过调休,放假更多几天,所谓“长假”,而实际效果则是在方便游子们多几天团圆的同时,也以旅游的方式,拆散了好多本该团圆的家人。“年味越来越淡”是大家共同的感慨,但感慨留不住过年远行的脚步。

节日这个器皿中越来越缺少应该有的食品!

本该促成文化的节日再下去连自己都传承不了。这是国家提出传承文化的命题由来,教育也因此成为节日的重要内容。不仅过节的道理需要通过教育来为大家所知,每个节日过些什么内容,意义何在,需要宣传,过节应该保留哪些仪式,应该坚持遵循。不仅需要借助正规教育的平台,从教材到活动,“从娃娃抓起”。还需要借助媒体,营造节日气氛,突出节日主题。更重要的是把节日本身过得有声有色、有趣有味,让节日活动“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地把节日主题,无论团圆还是英雄,融入中华民族每个人的血脉,这才是节日发挥传承文化功能的最好办法。

(作者系上海大学社会学教授)

编辑:邢贺扬

关键词:顾俊 文化 食品 节日 器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