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单霁翔撰文怀念文物保护专家郑孝燮先生

2017年02月20日 15:05 | 作者:单霁翔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文保”委员

郑孝燮先生自1978年开始担任全国政协委员,连任3届。在此期间,他把大量精力投入到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以及此后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之中。例如1981年6月,针对当时外贸部门经常深入各地收购文物,客观上助长了文物偷盗、古墓盗掘及投机倒把,直至最后大批文物外流,先生提出“今后应发展文物复制品出口,并禁止文物原件出口。建议国务院组织有关领导、专家、教授研究,提出意见,慎重决策”。这一建议影响深远,奠定了此后流散文物保护政策的基础。

1985年,在全国政协会议上,侯仁之、阳含熙、郑孝燮、罗哲文联名提交政协提案,呼吁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以利于我国重大文化和自然遗产的保存和保护,加强我国在国际文化合作事业中的地位”。这一提案引起高度关注,同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加入《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从此拉开了中国申报世界遗产的序幕。经过30多年努力,如今中国已经成为拥有世界遗产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正是有先生等前辈政协委员树立的榜样,此后历届全国政协都有不少为保护文物而深入调查,奔走呼吁,联名提案的委员,使文物保护成为政协委员义不容辞的责任。

1989年,我在北京市规划局工作期间,探索设立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工作。这一以往没有开展过的保护规划目标,当时并未引起人们关注。但是,当我请教先生时,得到了热情鼓励和指导,经过报批,北京市政府确定了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2000年,我回到北京城市规划部门工作后,又开始组织编制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规划,再次获得了郑孝燮先生的积极支持。2001年8月,郑孝燮先生撰写了“赶快规划历史文化名城的历史保护区”一文,指出“这是个化整为零,分散成片,相对集中保护古都历史风貌的重要规划方案”,并强调“北京旧城的25片保护区的决策和经验在当前也是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应该借鉴的”。

早在1993年1月,郑孝燮先生就写信给当时的建设部周干峙副部长和储传亨总规划师,建议研究改进“旧城改建”的提法。指出“旧城改建”的提法,虽然沿用已久,但是毕竟不够完善,有很大的片面性,特别对于历史文化名城而言,“旧城改建”的提法很危险,会误导公众,建议改为“旧城改建与保护”。这一建议经过建设部领导批示后,刊登于《城市规划通讯》,引起全国城市规划系统的重视。20世纪90年代以来,先生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城市文态环境保护的概念,指出“在我国,除生态环境保护外,我认为还存在另一种环境保护——即城市的文态环境保护”。什么是城市的文态环境?简而言之,就是以建筑整体布局形象为主导而形成的贯穿着“美的秩序”的城市环境文明。

“三驾马车”

在文物系统,提起“三驾马车”,尽人皆知。面对一些地区出现破坏文物的情况,郑孝燮先生会同单士元先生、罗哲文先生,马不停蹄地奔赴当地,及时开展文物保护状况调查,呼吁对处于险境的文物古迹实施抢救,树立起挺身而出保护文化遗产的不朽形象。“三驾马车”的足迹遍及全国各地的历史文化名城和文物保护单位,河南、河北、陕西、山西等文物大省更是经常留下他们的足迹。从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到山西晋祠、大同华严寺;从云冈石窟,到龙门石窟、敦煌石窟;从邙山古墓群,到秦始皇陵、汉魏洛阳故城遗址,从定海古城,到丽江古城、平遥古城。数万公里的忘我奔走,20余年的大声疾呼,使一处处文物古迹、一片片历史街区、一座座文化名城得以依法保护,如今许多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甚至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998年5月,单士元先生病逝,郑孝燮先生曾深情回忆道:“史无前例摧文明,七十余年紫禁城。祸起萧墙拨乱后,匹夫老马三人行。三驾马车二十年,金刚护法叟为先。鞠躬尽瘁魂归去,洒泪追思悼国贤”。昔日的“三驾马车”不知疲倦地奔驰在祖国大地,今天三位先生相继离开了我们。但是他们的精神永存,激励一代代文物保护者坚定前行。实际上,先生和侯仁之、吴良镛、谢辰生、傅熹年等专家学者拥有的深厚友谊,也都堪称典范。人们经常看到他们一起赴文物保护现场调研,共同出席文物保护论证会议,联合签名上书呼吁抢救性保护。长期以来,专家学者们之间的友谊,成为推动文物保护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赢得了全国文物保护人士的普遍尊敬。

编辑:邢贺扬

1 2 3 4

关键词:单霁翔 文物保护专家 郑孝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