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收藏·鉴宝>资讯资讯

单霁翔撰文怀念文物保护专家郑孝燮先生

2017年02月20日 15:05 | 作者:单霁翔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分享到: 

两大倡议

十几年来,我多次收到郑孝燮先生关于加强文物保护建议的来信。例如2003年他不顾年近90岁高龄,参加了甘肃、新疆等地文物保护考察,自敦煌出发,西出玉门关,穿越被称为 “死亡之海”的罗布泊,考察了楼兰、龟兹、交河等处考古遗址保护状况。回京以后,先生会同谢辰生、罗哲文、徐苹芳等几位专家,给我写了一封长信,反映沿途所见文物保护存在问题,特别是对古楼兰国遗址保护状况“极为忧虑”,希望国家文物局给予关注,加大支持和投入力度。对此,国家文物局通过深入调研,将情况及时上报国务院,引起高度重视,批准设立新疆大遗址保护专项资金,随后启动了全国大遗址保护行动计划。近年来,实施大遗址保护,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得以推广至全国各地,得益于先生和专家们的呼吁。

2005年7月,郑孝燮先生与吴良镛、谢辰生、傅熹年等11名专家学者联名致信国家主要领导,倡议我国设立“文化遗产日”,希望通过设立“文化遗产日”使广大民众更多地了解祖国文化遗产的丰富内涵,自觉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行动。仅仅几天之后,来信得到回复。当年12月,国务院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文化遗产日”。为了表彰专家学者对设立我国“文化遗产日”所作出的重要贡献,在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前夕,国家文物局决定授予郑孝燮先生等11名专家学者“文物保护特别奖”。当我把“文物保护特别奖”证书送到郑孝燮先生家中时,先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如今每年的“文化遗产日”已经成为亿万民众共同的文化节日,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愈来愈深入人心。

郑孝燮先生无比热爱祖国的文化遗产,为我国文物古迹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研究倾注了毕生心血。退休以后,先生本来可以选择优裕、安定的生活,但是他却凭着对祖国文化传统的热爱,选择了文物保护这一在当下极其艰苦的工作,并作为长期奋斗的事业。先生一直强调,文物保护不仅仅是文物部门的事,还应该是综合的、全面的事业,通过多学科广泛参与,才能实现更加有效的保护。文物保护是全民的事业,人们不论年老与年少,不论在职与离退,也不论业内与业外,都可以加入到保护的行列。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2009年6月,在第四个中国“文化遗产日”到来时, 为了表彰对文物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授予先生“中国文物博物馆事业杰出人物”荣誉称号。

故宫情怀

故宫是郑孝燮先生毕生关注、研究的对象。在他的专著和讲话中,故宫是永远的话题,特别是对于故宫整体保护有着独到见解。1995年9月,他在《紫禁城的布局规划》一文中提出“保护紫禁城决不能独善其身,决不能失去外围——即皇城及内城——的整体保护关系。就是说,要由内而外和谐地过渡,取得渐变的协调风貌关系”。10年以后,2005年5月先生又撰写了《古都北京皇城的历史功能和传统风貌与紫禁城的“整体性”分不开——迎接故宫博物院八十华诞》一文,进一步强调“对故宫古建筑的研究与保护,除对它本身的‘真实性’外,必须连同它的外围‘整体性’在内。”“所以,紫禁城的保护不可以独善其身,而要结合皇城的保护,达到整体性的统一和谐”。

2002年,国务院决定启动“故宫古建筑整体维修保护工程”。为了保证工程顺利实施,文化部成立了专家咨询委员会,郑孝燮先生成为成员并积极参加咨询会议,提出不少具有建设性的意见。2012年初,我从国家文物局局长岗位调任故宫博物院院长。对此,先生再次给予了积极鼓励。他不但向我讲述这一岗位的重要性,而且谈到了其独特性和艰巨性,鼓励我努力做一名称职的故宫博物院院长。他饱含深情地讲到,“紫禁城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我们应该世世代代把它保护好,并完好地传给子孙后代”。每当想起先生的这番话,都令我心潮澎湃。先生对故宫、对中华文化的真情挚爱,激励我们努力推动故宫博物院事业发展。

编辑:邢贺扬

1 2 3 4

关键词:单霁翔 文物保护专家 郑孝燮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