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情·民意>你言我语 你言我语

养老院里的用工难题:护理人员招工难 流动性大

2017年06月20日 14:37 | 作者:傅晓羚 | 来源: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建华区的诚信失能老人护理院,易连军已经习惯了和这里的失能失智老人同吃同住的生活。5年里,她没回过几次家。因为在这里,除了院长,她更是一名护工,而后一个身份对她来说更重要。

这家坐落在社区的护理院,是齐齐哈尔市唯一一所对失能老人提供全方位医疗护理功能的专业护理院,成立至今共收住失能老人770人次,这些老人多患有褥疮、脑血栓、糖尿病,卧床无法自理,经过护理,其中12人康复回家,194名褥疮患者已被完全治愈。然而,随着失能老人护养需求的增加,院内的护工数量越来越不能满足照料的需要,社区邻里40岁上下的中年妇女,成了这里主要的护工群体。

2016年10月,全国老龄办、民政部、财政部三部门联合发布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老年人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全国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18.3%,数量较大;老龄服务发展不平衡,供求矛盾依然严峻。5月底,在民政部联合全国老龄办、中国记协开展的养老院质量万里行调研中,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发现,养老机构护理人员(特别是民办养老机构)招工难、流动性大、高龄化等问题依然显著。

护理人员流动性大,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

每两个小时记录老人肢体和精神的情况、每3个小时给老人翻一次身、早晚各一次眼部和口腔护理、每天5次营养搭配进餐、全天定时给老人擦身理发、定时喂水喂饭、24小时跟踪护理……这是黑龙江部分养老机构护理人员每天的基本工作安排。除了基本的医疗护理、生活护理,护理人员还需要兼顾心理护理、临终关怀等,为老人提供“全程式”护理服务。不少民办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与老人的数量比例在1∶5左右,“三班倒”“睡在老人床位边上”“没有假期”等,反映出护理人员供不应求、工作压力大的现状。

“排查发现,养老机构用工(护理员工)流动性、随意性大,不少人说不干就不干。”通过黑龙江省养老院服务质量专项排查,黑龙江省民政厅副厅长魏峰对于养老机构用工问题表示了担忧,他向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分析了主客观方面的原因,“由于年轻人缺乏足够临床护理经验,用工缺乏硬性约束,再加上工作内容苦累脏,工资水平有限,往往带来在岗护工难以长期延续的问题,总体用人困难。”

作为黑龙江省最大的集养老服务、慈善救助、帮残扶弱为一体的公办公益性社会养老保障机构,齐齐哈尔市第一福利院承担着7个区和部分县(市)城镇“三无”老人的兜底保障任务,在这里,失能老人与护理人员的数量大约维持在4∶1的水平,“护理员招工难”成为该院护理部长姜连军最深的体会。她告诉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院里引入的护理人员主要通过社会招聘和劳动派遣两种方式,此外,他们还会不定期招募养老志愿者,然而薪酬普遍低于当地平均工资水平。

由于养老机构全职护理工作的特殊性,即便薪资水平能够与当地平均工资持平,在大庆市庆新老年护理院院长王文忠看来,护理院培养出来的护理人员同样存在着随时离开或者被挖走的可能。

事实上,相比于自理老人,照料失能、失智老人工作流程往往更为繁重、复杂,不少老人存在缺乏智力与意识、情绪不稳定等特殊情况,都时刻考验着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随机应变的能力,稍有疏漏便容易引发纠纷。

“这个行业,一般人都不愿意做。”有着39年临床护理经验的易连军坦言,“在护养院,我可以给出比医院护士更高的工资,但是很多年轻人宁愿去做护士,或者扫大街,也不愿给老人把屎把尿。”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易连军再一次提出了提高护理人员待遇的建议:“政府给养老机构补贴的同时,能否给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一定的特殊工作补贴,增加护理人员的经济收入,提高社会地位。”她觉得,给养老护理人员更多的补贴和优待,能有效解决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

编辑:梁霄

01 02 03

关键词:养老院 护理人员 难题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