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论>锐评 锐评

保护古村落要多“把人带回家”

2017年07月31日 13:50 | 作者:耿银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近日,中国城乡遗产保护“修复传习”屯堡论坛在贵州省安顺市召开,参加论坛的学者都有一个共识:遗产保护更重要的是要有人生活在其中,人都没了保护也无从谈起。“把人带回家”的保护思路在云山屯开发中已经见到了成效。去年,如沉睡般没有烟火气,家家都大门紧锁,偶尔才有一两户人家中传来老人和小孩的说话声。今年再去云山屯,一进门就有一排卖冰粉、卤味、水果的摊子,不少摊主都是年轻人,甚至还有了两家咖啡馆。老中青三代村民逐渐回到了云山屯。云山屯慢慢开始恢复生活气息。(7月26日《贵州日报》)

“把人带回家”的古村落保护思路,对于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很有标本意义,借鉴价值。

“把人带回家”,留住了古村古寨的文化活态。各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所以让人动心动情,因为它们富有特色,富有个性,有独特的精神风貌,淳朴的文化气质,而创造这些独特文化和卓越精神风貌的人,正是原住民!门楼、窗室,砖雕、石雕、木雕等是看得见的屯堡文化,原住民的精神信仰、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习惯,虽然看不见,也是重要的文化主体和结构。他们的文化价值和古村落的文化价值,同样重要而不能忽视。所以,我们才积极倡导“把人带回家”,让这些原住民和古村落,亲密结合,通过原住民的劳动和创造,留住古村古寨的最原始的风貌、最本真的生活。

“把人带回家”,留住了古村古寨的内核与灵魂。让古村古寨开发做成文化产业,这当然很好。但是,开发古村古寨的真正目的,不仅是为了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为了留住文化多样性、历史的韵味和遗风,提升现代人的精神和生活质量。而要做到并做好这一点,光有钱是不行的,有钱复制和模仿出来的是文化赝品、文化次品,虽然金碧辉煌,却缺乏真正的内核与灵魂:真实性、真实史事和人。通过“把人带回家”,在村寨活化中,志愿者的吃住行带动当地村民的发展,让城乡间有了更多的交流,让乡村重新富有活力,既创造出辉煌的文化产值、文化品牌,又能通过留住“人”,留住了古村古寨的内核与灵魂。

“人”是发展的主体,“人”是最鲜活、最生动、最丰厚和最原始的文化记忆的“活体”。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古村落保护,受到重视的当下,我们才要多学习“把人带回家”的文化保护思路,让它得到更广泛的拓展!留住文化,造福社会。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文化 保护 村落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