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专题>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政协关键词 政协关键词

协商民主在人民政协

2018年12月18日 14:09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12.7汪洋双周‘’

十三届全国政协第十六次双周协商座谈会12月7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13位委员围绕基础研究重大专项、经费投入、人才培养、评价机制、社会支持等建言资政。

2018年10月24日,全国政协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议题举办了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活动。

漫漫历史长河,时间带着厚重的墨香,不断抒写新的篇章。中国这艘巨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道路上,不断劈波斩浪,奋力前行。

同样的征程,人民政协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牢牢把握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与时代同发展,与祖国共奋进。

时间回到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人民政协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机构、作为统一战线组织继续发挥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政协的性质、作用被庄严载入宪法,党中央对加强人民政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强调,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为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10.24远程

2018年10月24日,全国政协围绕“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议题举办了网络议政、远程协商活动。

今天,站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起点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承担了更大的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人民政协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

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赋予了人民政协更重大、更光荣的使命,也为人民政协完成这一使命指明了方向。

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保障规范运行机制

人民政协担负着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是实践协商民主的重要制度平台。近70年的实践探索,人民政协协商民主的经验愈加丰富,协商形式也不断拓展———全体会议、主席会议、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会议、界别协商会议、对口协商会议……

很多人发现,如今全国政协的多个重要会议场合,“协商”被提及的次数越来越多,越来越有新意。

协商什么?怎么协商?谁来协商?2013年,《关于制定全国政协年度协商计划的办法》正式出台,这是全国政协经中共中央批准,制定的新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政治协商年度计划”。计划,即是工作指南。有了计划,每年要干什么、怎么干,心中有数,协商议政能够保持经常性和有效性,避免随意性和流于形式。

还有一个让许多人津津乐道的制度创新,2013年9月18日,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第六次常委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协全国委员会双周协商座谈会工作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工作办法》)。一个月后,第一次双周协商座谈会召开,并于此后频频见诸各大媒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这标志着一种新的定期邀请各界别委员座谈交流、听取意见和建议的协商形式在全国政协正式创立实行。

2017年5月18日,《工作办法》“升格”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双周协商座谈会工作规则》,并在第五十九次主席会议上审议通过。这标志着双周协商座谈会进入了制度保障、规范运行的新阶段。

大会发言工作规则、主席会议工作规则、主席、副主席联系界别和专委会制度、双周协商座谈会工作规则、专题协商会工作办法……如果说,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是修建大厦的根基和灵魂,那么制度建设就是一块又一块坚实的砖石,这些年来,为认真贯彻落实“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要求,全国政协加强制度创新,制定和修订了多项制度文件,初步形成以政协章程为核心,覆盖会议组织、经常性工作、自身建设等制度体系,协商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水平不断提高,协商议政活动更加有序有效进行。

丰富协商形式,增加协商密度 加强互动交流

2014年庆祝人民政协成立6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更加灵活、更加经常开展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和提案办理协商”。

“更加灵活、更加经常”,要求政协协商既丰富多彩,又持久有序。

2013年开始,全国政协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打破惯例,由以往的一年1次增加到一年2次;2014年起,专题协商会从每年1次增加到2次;2014年10月起,一年20次左右的双周协商座谈会“登场”……

协商之变——协商密度增加了,协商渠道拓宽了,委员参与度提升了。

以双周协商座谈会为例,按照每年举办16次、每届举办80次、每次邀请20位委员和4位有关部门负责人计算,每届内共将邀请约1600人次委员与约320人次的部门负责人交流意见和建议。那些散落在田间地头的意见,飘浮在工厂车间的呼声,通过政协委员的真知灼见,在政协协商平台上得到有效传递。

2018年4月20日下午,全国政协礼堂,十三届全国政协开局后首场双周协商座谈会在各方期待中“亮相”。此次会议在继承以往有益经验的同时向前迈出一步:会议在主会场附近另设分会场,邀请10位委员通过视频直播参与“旁听”;会上,一位全国政协副主席代表全国政协作主题发言;相关部委在介绍情况后针对委员建议作“二度”发言,互动交流更密切。

为加强互动交流,凸显委员和部委负责人“双向协商”的效果,2018年8月17日召开的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创新又前进一步:除了几位预约发言的委员,自由发言环节委员不需要准备稿子,只准备摘要;在互动环节让委员和部委负责人“一问一答”,形式更鲜明;会前,负责承办此次座谈会的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专门走访中央组织部、农业农村部等相关部门,进行会前协商。这样的“微创新”,都出于一个目的:让协商更充分,进一步提高会议实效。

会议的选题也是精心谋划的。除全体会议围绕改革发展稳定重大问题进行全面协商外,每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专题协商会、双周协商座谈会均围绕具体议题议政建言,协商内容也由经济、社会,拓展到政治、文化、生态、党建等多领域。不少人感叹,在践行协商民主的创新探索中,全国政协真是“蛮拼”的。

总体来看,全国政协多种协商议政活动的规模大小、会期长短、协商内容、承载功能各不相同,但相互补充,相得益彰,有效促进了全面协商、重点协商、专题协商以及多种协商形式共同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格局。

探索远程协商,增强议政实效着力凝聚共识

作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人民政协的平台就要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全社会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约数”。

思考,探索,再改进。纵观这几年全国政协召开的各类会议,“畅所欲言”又“理性有度”的协商场景随处可见,随之而来的变化清晰可见:会场上,沉默的委员少了,抢话筒的委员多了;“唱赞歌”的委员少了,说真话的委员多了。很多时候,小组讨论结束了,委员们并不急于离场,而是继续对感兴趣的话题展开讨论。而无论大会小会,部委负责同志的身影越来越多,从“稀客”成为“常客”,从“听者”成为“说者”。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议题不断深入,协商成果逐渐形成,有些意见建议很快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采纳,直接推动了相关领域改革的进程。例如,在2014年4月3日第八次双周协商座谈会上,姚明委员提出“取消体育竞赛审批,代以赛事备案以及负面清单管理模式,让市场主体自由投资赛事,激活体育市场,从而带动体育产业和全民健身的发展”的建议,2014年9月2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作出了“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的决定,有力推动了体育产业改革发展。

2018年8月20日早晨,前来出席全国政协常委会议的委员们发现,会场多处摆放着大大的“二维码”,供大家下载使用,这是全国政协首次推出的委员移动履职平台(简称委员履职APP)。在这款委员履职APP的页面上,有要闻动态、联络联系、通知公告、主题议政、组群交流、文件材料等栏目。

人民政协网络议政的大幕就此拉开。

两个月后,2018年10月24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第一次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来自湖南、浙江、广东的政协委员,在各地分会场通过实时传输的远程画面与北京主会场同频共振。此外,主会场还通过手机终端与两位京外委员视频连线,让更多委员能够不再囿于时间和空间,及时参与协商议政。

建言三千里,议政一网牵!

这个“第一次”,正是全国政协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生动实践,是拓展建言新载体、创新资政新空间、丰富协商新形式的重要探索,是打造“智慧政协”、深度融合互联网优势与政协协商特色的积极尝试。

这个“第一次”,将来自各地的委员和相关部委负责人汇聚在同一个空间里,大家在“远隔千里”的交流探讨中,逐渐凝聚起共识。

当然,这绝不是最后一次。移动平台、远程协商,开启了新一轮人民政协“不落幕”的建言资政,互联网的优势和政协协商的特色也在这里融合在一起。

商以求同、协以成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各种问题矛盾相互交织,人民政协的大舞台,更要弘扬民主精神,践行协商理念,增强议政实效,凝聚广泛共识。“人民政协是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不是一句抽象的论述,而是一种活生生、接地气的实践。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