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要闻 要闻

田中群:两代无党派 一腔报国情

2019年09月05日 20:56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摄影都是程鹏)“迎华诞、忆初心、共奋进” 无党派人士专题座谈会 (3)


在座同志中,我可以算是一名老无党派人士,曾担任过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但是,与同是无党派人士的父亲田昭武相比,我却是小字辈了。我父亲今年92岁,他是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七、八、九届全国政协常委。我们父子在统一战线这个大家庭中,有幸先后参与了第六届至第十二届的全国政协议政建言,有了横跨35年的政协经历。在与老一辈无党派人士的共事中,我学习到无党派人士的卓越品质,得到很多深刻启迪,深深感到无党派人士的初心使命与优良传统应该发扬光大、代代相传。

无党派人士对国家、对民族的兴衰有着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前辈的无党派人士能够举重若轻地驾驭复杂问题,在宽松环境下、甚至在谈笑风生中坦诚发表不同意见,在和善争执中深入探讨国家大事,对各级党委政府工作提出建设性意见或者中肯的批评,为国家解决一些难题作出了贡献。大家将此过程笑称为“小争执、大团结”和“小批评、大帮忙”。在我父亲看来,只要是关系国计民生的要事,自己都有责任提出来。他认为,人生价值是一个分数值,取之于社会为“分母”,反馈于社会为“分子”。他曾在提案中呼吁党中央妥善处理日本侵略军遗弃在我国的化学武器,也曾提出发展电动公交车、节约能源等前瞻性建议,受到国家重视。即便年逾90,他仍继续建言献策,努力回报社会,把人生价值的“分子”尽量做大。在统一战线大家庭的熏陶和前辈的言传身教下,我也注重关注社会民生,努力做些工作。自2011年起,我多次参加中央统战部组织的党外院士服务团,先后深入甘肃、海南、青海、安徽等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开展智力帮扶。院士团为当地送去科学理念、先进技术等,也在实地调研、反复论证中建言献策,形成了加强甘南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保护和恢复海南生态系统等政策建议,很多建议获中央领导重要批示,为完善相关政策作出了积极贡献。

我们父子的另一个共同点是,先后于1980年和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包括院士在内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中,有不少是无党派人士,他们有自身的特点。科学家研究客观事物,大胆挑战书本和权威,进而发现客观规律、解决客观问题,可归纳为具有“人对事”的特点。包括统一战线在内的社会工作主要面对的是社会中各种复杂关系,具有“人对人”的特点,更多涉及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理解、合作等问题。我在长期参政议政工作中体会到,科学家若将“人对事”的成功做法,简单套用于“人对人”的协商议政,往往会因僵硬和过激而出现问题。我常讲,院士、院士,出了自己这个院子啥也不是。我们要站在更大格局并学会换位思考,不以专家、权威自居。一方面保持不盲从跟风、坚持真理、敢于批判的风骨,真实反映问题,大胆提出建议;另一方面谦虚谨慎,求同存异,不断提升自己的参政议政能力。很多问题并非“非此即彼”“非黑即白”,建言献策就是为了找到更好的解决办法,用好协商这个手段非常重要。

我们的父辈为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奉献了一生,我们这一代人要在中华民族走向强起来中肩负起时代的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已进入“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今后的发展将遇到很多艰难险阻。无党派人士具有敬业奉献的家国情怀、淡泊名利的求实作风、合作共赢的思维方式、国际交流的宽广视野,可以得到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可。我于3年前经全体会员差额选举为国际电化学学会主席,通过敬业尽职,逐渐得到大家认可与好评,也体会到无党派人士能够为讲好中国故事发挥独特作用。在我国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大背景下,无党派人士要力争用大格局、大视野谋划良策,以大担当、大作为报效国家,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类进步贡献智慧和力量。

(作者系十二届全国政协常委,厦门大学工程技术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

编辑:付振强

关键词:无党派人士 院士 国情 全国政协 田中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