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书画·现场>画界画界

归 途—法籍华人艺术家熊秉明作品捐赠侧记

2020年05月07日 11:14 | 作者:赵 辉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国之气象,以文载道。近百年来,在“西学东渐”与“东学西渐”的文化流变中,慢慢形成着属于中国文化的现代特色。在东西文明互鉴的过程中,一批践行者以自身的实践勾画出20世纪美术中西交融的多元化格局,促进中华民族气度与中国文化精神的价值重建。

熊秉明先生像

熊秉明先生像

熊秉明(1922—2002),或许这个名字是陌生的,他的父亲是著名数学家熊庆来。熊秉明出生于南京,祖籍云南,早年受到家风、家德的熏陶。父亲教育孩子们,凡事都要问个为什么?这种影响由表及里,使熊秉明的人生之路,总是在逐步深化自身的认知、探索、创造和表现。熊秉明旅居海外55载,置身于时代的洪流中,在西方文化情境下参与艺术创造,播一颗中国文化的种子,蕴一颗充满诗意的心,燃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2012年,我有幸到访熊秉明先生法国故居的工作室,被他的创作精神所折服,更被他的民族自豪之感与归乡之情所深深打动。特别是其先后做了大小两件题为《归途》的雕塑作品,寄寓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的渴望归乡的胸臆。熊秉明曾在《回归的雕塑》中独白:“我回来,回到真真实实的母土。”我们谨怀对先生的敬重,秉持民族情感和文化自信,历时8年,积极协调,迎接经典作品回家。

菜地三间屋-37x28.5cm-1970年-熊秉明

菜地三间屋 37x28.5cm 1970年/熊秉明

播一颗中国文化的种子

时代、家世、天资、才能和际遇注定了熊秉明的命运,远行于浪漫艺术之都法国,播下一颗中国文化的种子。1947年,熊秉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公费留学法国,并获得巴黎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学习期间初涉雕塑,深为触动,遂于两年后转习雕塑专业,同时,亦旁涉其他艺术门类,是集哲学、文学、绘画、雕塑、书法等多重修养于一身的学者型艺术家。著有《中国书法理论体系》《诗三篇》《关于罗丹枣日记译抄》等书,作为20世纪中国旅居海外的重要艺术家代表之一,为20世纪艺术发展及理论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

民族艺术的繁荣离不开对外来艺术的参照和借鉴。在法求学期间,熊秉明始终饱有朴素的情怀和崇高的艺术理想。他安然处世,一方面深研传统文化,一方面吸收外国艺术之优长。率真与求真使得他的作品烙上了“本真”的深深印痕,这既是一种忠实的信仰,也是一种科学的态度。一切物象客观存在,需要以清醒的内心发问其本来的真实。归结到具体研究中,苛求的是自明的“本真”。当然,他的雕塑和绘画较同时代艺术家的作品不尽相同,尤其在视觉表现上,既有中国文化的内蕴,又有内心哲思的独白。这与他从哲学到雕塑,到全面涉猎各种艺术门类,再回到雕塑有着密切的关系。半个世纪的旅法经历,多种美术创作观念与技能为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表现的基础,形成简洁有力且极富表现性的艺术风格,使其艺术作品蕴含了融贯中西的包容特性,更使艺术走进人的心灵。

归-途-(铜雕)-42x50x11cm-2001年-熊秉明

归途 (铜雕) 42x50x11cm  2001年/熊秉明

蕴一颗充满诗意的心

“大诗人的小诗,从椽笔的豪端落出来,像一滴偶然,不能再小的小诗。”熊秉明的诗和雕塑、绘画、书法诸艺,关涉灵性人格、胸中造化,还有一种“诗在寒烟野草中”的心性。不论书画,落墨生情,抚今追昔,是继古和发展兼取而有序的表征。特别是雕塑中去血肉、留筋骨的艺术手法,正体现出一种生命性,一种去表及里的本真状态。

作为熊秉明的同道和知己,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认为“他为事、为艺、为学、为人皆散发出东方儒者温润谦和、虚怀若谷的人格气象,也体现了西方严整、缜密、追本溯源的科学精神。他以智慧和品格研究学问,体悟艺术;他以温和、宽容而厚意友朋。因此,无论是他的文字或绘画、书法、雕刻,总是在千锤百炼的历练中折射出人性的光辉。”

双臂垂在两侧的裸女(铜雕)103x20x16cm-熊秉明

双臂垂在两侧的裸女(铜雕)103x20x16cm/熊秉明

熊秉明早期主要创作大型写实雕塑。20世纪60年代起,擅以牛为主题创作。牛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象征,“孺子牛”精神是鲁迅先生所称颂的甘于奉献的担当精神。在熊秉明表现牛的众多作品中,立于心性的表达汇成多样的形态,《立牛》《跪牛》《俯首牛》《回首牛》等等,蕴含了丰富的精神内涵和哲思。

熊秉明的艺术创作支撑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从生理到心理,由内在到外化,如《女人体》,通过简单的外形,以人体静立的持久力量,看到雕塑人物的内心和真实的生命样式。试图向哲理叩问,我是谁这一终极本质。艺术是哲学思想的一种形象化体现,熊秉明用极简的艺术手法强化了女性形象的特质,引发视觉化的思考,人的精神的意义是什么?人体的僵硬和凝滞,形似一个身体的灵魂,将观赏者的目光引入人物的内心。透过他的创作,可以看到作品中蕴含的哲思之妙,以及“画外功”的广博与深奥,反映他创作中逻辑先在性和思想关联性,不仅解决“人的生死”,而且思考“人的终极关怀”。

笔-架(铜)10x20x6.5cm--20世纪50年代末-熊秉明

笔架(铜)10x20x6.5cm  20世纪50年代末/熊秉明

经过多年的艺术创作实践,熊秉明试图用精神意识的表达代替雕塑语言的表达,进而将语言表达转移到用最熟悉的铁条、铁片材料来传递内在的精神空间,正所谓“大智不雕,复归于朴”。作品《铁条鹤》《嚎叫的狼》都不是传统意味上关注于形体结构的雕塑形制,而是以极简的艺术手法,以线、面的美学意味,脱离了现实的艺术化了的具象限定,复归原初本真的质朴。当科技的发展促进艺术创造材料的更新时,他却选择最原始的手工制作方式,这种“独具匠心”代表着他对材料的认知,材料是艺术表现的载体,不分高低贵贱,是为艺术创造而服务的。

“书法是中国文化核心的核心”是熊秉明探讨书法艺术与哲理关系的大胆尝试。他的书法从整体布局到笔意又至每个字的布局,起承转合,刚柔并济,都没有离开传统,以古法承传、意象思维围绕着人与自然的一种感知和认知,以书艺作为哲思的载体,由技进道,即“天人合一”。这种从理念到理想的表达,是他对自己通过载体的研究状态中所感知的一种文化与心性,于自然的平常之中发现了深奥的哲学命题。

熊秉明的绘画是基于哲思和观念下对画学传统的自然演变。不论油画、版画、速写、水墨、彩墨等作品,都具有朴拙的特质、沉穆的基调,滤掉了那些原本带着自然生命状态的万般色彩,下笔犹如不语诗,体现了他的深度思考,进而反映了中西融合的创作与时代精神之间的深层关系。剪纸较雕塑、书法和绘画虽为一斑,却不仅反映了先生深厚的文化修养,而且显示了他运用艺术语言的多种才能,是先生孜孜于雕塑、书法、绘画创作之余,雅趣而为。

行走的鲁迅(铜雕)86x43x20cm-熊秉明

行走的鲁迅(铜雕)86x43x20cm/熊秉明

燃一颗爱国的赤子之心

故乡是艺术的故乡,也是心灵的故乡,是精神的寄托,也是情感的归宿。遵照熊秉明先生遗愿,其遗孀陆丙安女士向中国美术馆捐赠熊秉明雕塑、绘画和书法等遗作。中国美术馆认为熊秉明先生的作品是20世纪以来中西文化碰撞之下的宝贵结晶,是中国老一辈艺术家在特定历史时期艺术表现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值得后人研究和国家珍藏。为表达对捐赠者的感恩之情,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中国美术馆特举办国家美术作品收藏和捐赠奖励项目“自知者明—熊秉明艺术展”(2019年11月26日至12月15日),首次全面展示熊秉明先生的艺术创作与研究成果。展览以“自知者明”为题,呈现其雕塑、书法、绘画、剪纸等诸艺兼备的气格,雕塑砺筋骨,书法厚底蕴,绘画映品格,剪纸携情趣,彰显其深蕴的文化境界和静悟中自成面貌的精神写照。展出作品中,还包含3件由著名科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及夫人翁帆捐赠的雕塑作品,见证了杨振宁和熊秉明70年的交往,写就了中国美术收藏史的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为国家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与历史遗珍。

特以此文纪念远行者的归来。

少-女(铜雕)47.5x11.5x19cm-1955-年-熊秉明

少女(铜雕)47.5x11.5x19cm  1955年/熊秉明

(作者系中国美术馆藏品征集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李家丽

  特别声明:图片未经允许,严禁转载。对非法转载者,本编辑部保留采用法律手段追究的权利。

编辑:画界

关键词:熊秉 秉明 艺术 雕塑

更多

更多